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十里镇

地名:十里镇隶属西和县
行政代码:621225109代码前6位:621225
行政区域:甘肃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939 邮政编码:746000
车牌代码:甘K行政级别:镇
人口数量:约3.32万人
下辖地区:34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十里镇因境西北面有十里铺而得名。

基本介绍:

自然环境:十里乡地处西和县城南部 ,总耕地面积5.9058万亩,平均海拔1650米。年平均降雨量450-600毫米,平均气温8.4摄氏度,全年无霜期180天。

行政区划:辖 34个村。184个村民小组。

人口情况:总人口:36544人,其中农业人口36225人,非农业人口319人,农村劳动力23693人。 五通情况:34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公路,34个村通电话,6个村通自来水。

荣誉排行:

2024年3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十里镇为2025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历史沿革:

1949年10月,属兴隆区。

1952年7月,析为漾西区。

1953年10月,首置十里乡。

1954年,隶属何坝区。

1958年8月,改为十里公社,1970年9月,赵五片并入十里公社。

1983年12月,十里公社改为十里乡。

1986年4月,将赵五片分出,另设赵五乡。

1987年10月,乡政府由姚河村迁驻何沟村。

2004年7月,赵五乡并入十里乡。

2024年,十里乡撤乡设镇,改为十里镇。

圣容寺
元滩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之前叫元滩村,解放之后仍叫元滩村,具体来历无考证。…[详细]

十里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之前叫十里,解放之后叫十里村。因离县城十公里,所以叫十里村。…[详细]

马台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时期就叫马家台,解放后与板桥王川同称板桥大队。…[详细]

板桥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自解放以来一直叫板桥大队,1986年7月以后叫板桥村。…[详细]

王川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后属板桥大队第五生产队,后改名为王川村民委员会。…[详细]

土桥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之前叫土桥村,解放之后叫土桥峪。因民国时代村内有座用土做成的大桥子,故而起名叫土桥子,后来又因地理条件的原因,村内下面有条狭长的沟,解放之后改名土…[详细]

杨家河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是十里乡十里村的九社、十社,后改建为十里乡杨河村民委员会,分为两个社。…[详细]

何沟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本村何姓居民居多,因此以姓氏得名,民国之前被称为何家沟,解放后改为何沟村。…[详细]

避风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之前叫暖和湾,解放后叫避风湾。1949年解放时叫暖和湾,后建社之时叫东风大队属十里公社,1983年属十里乡设避风村村民委员会,2024年改十里镇属…[详细]

二郎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以来,因地处有一庙宇称为二郎庙,故此村取名为二郎村。…[详细]

姚河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自解放以来一直叫姚河大队,1986年7月以后叫姚河村。…[详细]

陆山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之前叫陆家窑,因原居民陆氏在此山挖窑居住。…[详细]

剡河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之前叫剡家河,解放后叫剡河村,因地处狭长代河道两旁而得名。…[详细]

小麦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之前叫小店村,解放之后叫小麦村。1949年解放之时叫小店村,建初级社时叫小麦大队,1986年7月份体制改革,后叫小麦村。…[详细]

李河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包产到户之前为剡河村八社,九社,包产到户后为李河村。…[详细]

梁集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期间,为梁姓居住地,所以叫梁集村。自清朝末期至1978称梁集寨,后与二郎大队分村后称梁集村。…[详细]

新山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所辖自然村新庄里和张山里,取新山二字,故而得名。…[详细]

佘铺村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之前叫上坝里,解放后叫后坝里,因地处河谷地带。…[详细]

仁义村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之前叫常沟里,解放后叫仁义。1949年解放之时叫常沟里,1986年7月体制改革叫仁义村。…[详细]

龚庄村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多以龚姓人士在此聚居,故而得名。1949年解放之时称卢家沟,后建初级社之时叫前门大队,2002年体制改革,将侯庄自然村和龚庄自然村合并为一个村龚…[详细]

前门村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之前叫沟门前,上世纪70年代缴前门大队,因地处分家沟门前,缴沟门前,后称前门村。…[详细]

董庵村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这里相传由董姓人居住。故而叫董庵村。该村自1983年更名以来,该名一直延用至今。…[详细]

青羊村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前之前叫青羊镇,解放之后叫青羊峡。因青羊崖卧青羊而得名。…[详细]

段集村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这里有段姓人居住,故而得名段集寨。1986年以前为永丰大队,1986年改设村委会属十里乡,2004年属十里镇至今。…[详细]

赵家河村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之前叫赵家河村,解放之后仍叫赵家河,具体来历无考证。…[详细]

云周村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天气多为阴云后此地居民多为周姓名而得名。…[详细]

刘堡村

区划代码:~23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之前叫刘家堡子上,解放之后叫刘堡村,地形为两条小河夹流而过。…[详细]

刘集村

区划代码:~24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前因全寨人大部分姓刘,所以叫刘集寨。…[详细]

孟川村

区划代码:~24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文化大革命前叫孟川村,后与麻元村相合的阶段称孟元大队,因全村孟姓人口占总人口的95%以上,故叫孟川村。…[详细]

张集村

区划代码:~24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最早居住的人口约为张姓人家而取名。全村处在青山环抱之中,有聚集之意而得名。…[详细]

麻元村

区划代码:~24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当地茎皮纤维通常称麻,可制作绳索,麻布。故名麻元。…[详细]

后川村

区划代码:~24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后叫后川坝,后改为后川村。解放之后叫后川坝,后改为后川村,2004年7月体制改革,与代店寺儿沟两个自然村合并为后川坝村。…[详细]

小页村

区划代码:~24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小页意为当地居民人口较少,最早有叶姓居住,后因其他姓氏为主,叶与页用音,故而得名小页。…[详细]

大小庄村

区划代码:~24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很早以前称王国大庄、王国小庄,全村几乎全部姓王,故叫王家大小庄。…[详细]


还有3个地名与十里镇同名:
到十里镇必去著名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