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胡川镇 | 隶属: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
行政代码:620525107 | 代码前6位:620525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8 | 邮政编码:741000 |
车牌代码:甘E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6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16万人 |
人口密度:约17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6个行政村 |
胡川原名胡家,后因地势平坦,改为胡川。
一、 乡情简介
胡川镇地处张家川县城西南12公里处,东接恭门镇,南邻清水县黄门乡,西依大阳乡和清水县松树乡,东北与张川镇相连,西北与大阳乡、木河乡毗邻。全乡共有16个行政村,92个村民小组,3409户,16429人,占地面积65平方公里,海拔1820米,年均降雨量536毫米,气温7℃左右,无霜期158天,张清公路和后川河横穿全境。总耕地面积40967亩,其中粮田面积35006亩,人均2.2亩。2005年底,粮食总产量8528吨,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25元。境内草地面积较大,独具发展畜牧业的天然条件。此外,
1949年,置乡,属清水县管辖。
1953年,张家川回族自治区成立后,设胡川乡。
1958年,并入张家川镇公社。
1961年12月,分设胡川公社。
1983年12月,公社改乡。
2003年12月,将原渠子乡的深坷村、后湾村并入胡川乡。
2024年1月,撤乡改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胡川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胡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王安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胡川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以张姓人氏聚居,且村内有一堡子,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潘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谷口,故名。1949年前属清水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潘峪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刘姓人氏聚居,且地势平坦,故名。1949年前属清水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刘塬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祁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沟,故名。1949年前属清水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祁沟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马姓人氏聚居,且早年间居民聚居窑洞,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柳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湾,故名。1949年前属清水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柳湾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宁姓,马姓人氏聚居,故名。1949年前属清水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宁马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年为宁…[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仓姓人氏聚居,且村内地势底下,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蒲姓人氏聚居,故名。1949年前属清水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蒲家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年为蒲家村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夏姓人氏聚居,且村内有一堡子,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梁姓人氏聚居,故名。1949年前属清水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前梁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年为前梁村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阳面(山南水北)的山坡上,故名。1949年前属清水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阳山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内地势陡峭,故名。1949年前属清水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深坷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年为深坷村村民委…[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山湾背部,故名。1949年前属清水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后湾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年为后湾村村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