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庙渠镇

地名:庙渠镇隶属镇原县
行政代码:621027112代码前6位:621027
行政区域:甘肃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934 邮政编码:745000
车牌代码:甘M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212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19万人
人口密度:约56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9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因古时修建庙宇一座,故此而得名。

基本介绍:

庙渠乡地处镇原县西北部,辖11个行政村,1867人。面积212平方公里,耕地8.64万亩。

该乡历史悠久,曾为原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老虎咀新石器时代的排水、灌溉工程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庙渠素有“黄花之乡”的美誉,黄花、杏子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经营。黄花面积达9500亩,年产500吨以上,产值达400万元,并形成了年吞吐量达600至800吨的黄花批发市场。杏子6万多株,折合面积2514亩,年总产800吨,产值140多万元。

农村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发展,支柱产业开发初具规模,杏果、黄花、油料、畜牧、药材、瓜菜、烤烟七业并举。粮食生产稳步增长,实现了整乡脱贫。

荣誉排行:

2024年2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庙渠镇为2025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文化旅游:

老虎咀遗址

老虎咀遗址位于庆阳市镇原县庙渠镇四合行政村,遗址南北长600米,东西长300米,分布面积约1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距地表1.5米暴露有灰坑、白灰面住室、墓葬,采集标本有夹砂红陶高领罐

历史沿革:

明属石佛里。

清属广积里。

民国时属马渠镇。

1945年7月,陕甘宁边区时设第三(石佛)区,辖庙渠,清水河,孙摘子,牛塬,文夏5个乡。

1949年8月,石佛区所辖5个乡撤销,并入马渠区。

1950年1月,开边(六区),三岔(七区)。

1953年1月马渠区(十区)。

1956年4月属马渠基点乡。

1958年3月设立黎明乡,庙渠乡。

1958年9月成立五星人民公社,辖开边、庙渠、黎明、马渠等6个乡。

1961年6月设立庙

+查看详细庙渠镇历史沿革>>

镇原县博物馆
黎明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36年建立红色政权以后,人们盼望解放,便将此地称为黎明,故名。…[详细]

慕塬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当地村民口述,唐朝时期,敬德在开边古城安营扎寨,在瓦院设点将台,将台山因此而得名,慕塬曾属营寨墓区,故名。…[详细]

文夏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当地村口述,清朝末年,有文姓大户人家迁到此地居住,故名。…[详细]

孙寨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孙姓村民居多,且境内有古寨1处,故名。…[详细]

常俭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常姓村民居多,且地处山俭,故称常俭。…[详细]

庙渠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据当地村民口述,因此地建有庙宇群,旁居住苟姓人家,放以其姓氏,地形及建筑物取名苟家庙渠,后简称庙渠。…[详细]

店王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当地村民口述,此地很早以前,有一王姓村民开有一处店铺,故名。…[详细]

六十坪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内有一块六十亩大的坪地,故名。民国时称六十亩坪村,属马渠镇,陕甘宁边区时设石佛区。解放初属马渠区,1958年9月称六十坪生产大队,属马渠人民公社,…[详细]

四合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改村所处地形为山区,多山、多沟、湾,且在四个沟岔汇合之处,故名。…[详细]


以下地名与庙渠镇面积相当:
到庙渠镇必去著名景点

庙渠镇相关名人

庙渠镇特产与美食
庙渠镇民俗文化
镇原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