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孟坝镇 | 隶属:镇原县 |
行政代码:621027102 | 代码前6位:621027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4 | 邮政编码:745000 |
车牌代码:甘M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3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38万人 |
人口密度:约14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4个行政村 |
孟坝镇因相传说此地有一姓孟的人生意兴隆,集市贸易被他一家独霸,人称孟霸而得名,后衍化成孟坝。
孟坝,据传说该镇建于清初。当时有一姓孟的人持意做得兴隆,该镇的集市贸易被他一家独霸,人称孟霸,后依此而得名。
孟坝镇位于镇原县西部。辖17个行政村,37057人。土地面积235平方公里,耕地12。87万亩。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孟坝镇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逐步形成了“南烟北果带路、中部畜禽先行,川区瓜菜示范、全镇黄花迈步”多业并举、多种经营的经济发展格局。同时,把农田、流域治理、小水利建设作为脱贫致富的一项主力工程来抓,1998年累计有梯条田9.33万亩,人均2.56亩;小水利工程6926处,户均0.9处;流域造林完成3.43万亩。
2024年7月,孟坝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5月,中共镇原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孟坝。
1958年3月,撤区设乡;同年9月,改孟坝公社。
1983年12月,复改孟坝乡。
1985年7月,撤乡建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街道社区是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孟坝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王姓居民较多,且地处沟湾处,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同治年间,为防御匪患,当地刘姓大户率众在此筑城,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以前赵姓村民居多,且地处山咀,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据传清初有一孟姓人在此在此生意兴隆,此地的集市贸易被他一人称霸,人称孟坝,后因此而得名,并演变为孟坝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宋代,此地修建过军队营寨,故称为大寨子,简称大寨。…[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50年代农业合作社时期将三个土峁合并,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洪武年间,杜氏兄弟三人迁徙此地,并于交口河北塬头建村,故称杜家塬口,后简称塬口。…[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以前该村境内有一山咀,居住李姓人家,且建一土塔,故取名塔李。…[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04年6月将谯河、三门咀两个村合并,以地理位置取名东庄。…[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时王姓为主姓,且地处山区,故称为王家山,简称王山。…[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宋时设有西壕砦,为古战场之要地,因寨西有一沟壕,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最早何姓人在此建村,后范姓人居多,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王姓人居多,且旧时多居住地坑庄,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末民国,当地醴姓人为地主,且地处原坳,故称醴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