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南边山镇 | 隶属:临桂区 |
行政代码:450312106 | 代码前6位:450312 |
行政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773 | 邮政编码:541000 |
车牌代码:桂C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59.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91万人 |
人口密度:12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 |
因位于狮子山南边,故名。
2024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南边山镇人口数量为1.91万人,位列临桂区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7位。
2024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卫会命名南边山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镇”。
南边山乡位于临桂县南隅,距县城44公里,东与阳朔县葡萄乡交界,南与阳朔县企宝乡接壤,西与永福县堡里乡毗邻,北与本县六塘镇相连。全乡辖有13个村委会,169个自然村,总人口30110人,总面积159。7平方公里。近年来,南边山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提出的“1234610”农业和农村工作思路,以市场为向导,经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先导,因地制宜,大力调整粮经种植比例,提高经济作物和畜牧水产的比重,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形成市场品牌,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确保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钱村建有500亩美国黑提示范园,在朗联建有150亩南方大优质梨示范点,在五敬——东山建有6
清,属临桂县。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属桂林县六塘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塘头、清平等乡,属临桂县。
1949年12月,属临桂县六塘区。
1950年12月,为十一区(南边山)。
1952年10月,复属六塘区(1954年6月称四区)。
1957年12月,为南边山乡。
次年8月,属六塘公社。
1959年4月,设南边山公社。
1962年8月,南边山公社改为南边山区。
1963年4月,南边山区撤并入六塘区。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村境民国时设有朗村行政村和四联行政村,后合并设立朗联小乡,取朗村、四联各一字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驻地老钱村原称钱村,因村中有一个古井,井口形如铜钱的孔,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驻地东山村,因村的东面是山,故名。1940年为东山村,属塘头乡。1949年属六塘区。1952年与五敬村并为东山乡,属临桂县第十一区。1954年属临桂县…[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五敬,取互相帮助,互敬互爱之意得名。1940年为五敬村,属塘头乡。1949年属六塘区。1952年并入临桂县第十一区东山乡。1954年属临桂县第四区东山…[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南新,含义有两说。一说因此地原名星落西,故称南星,后谐音演变为南新。一说取所辖南边山、新村2自然村各一字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玉联”,因1952年由玉罗,安乐、宣汴等村联合设乡,驻地在玉罗,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富汴原名富贵,传明初始建,因村中山清水秀,为富贵之地,故名。清末为防匪盗,财主李建率村民在村四周修筑长1500米,高两米,厚两米的城墙,墙四方设居仁、…[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塘头圩因在两水塘边上成圩,故名。1933年为塘头镇,属桂林县六塘区。1940年为塘头村,属临桂县塘头乡。1949年属六塘区。1952年与仁寿、永平2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军洞原名竹冲岭,传明代有军士葬于此岭山洞中,清代村人迁此建村后便取名“军洞”。…[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临桂、阳朔、永福三县交界处,历来动乱甚多,故取“永平”之名以表达永世太平的愿望。…[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升平”,因地处边远,常有盗匪出没,百姓苦不堪言,后匪乱平定,遂以从此百姓能过上太平日子的美好寓意取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允中,取公平之意。后因当地于1966年至1976年搞“三忠于四无限”运动,取“永远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寓意…[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山区,离城镇较远,取“安定、平安”之意得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