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新城镇 | 隶属:大余县 |
行政代码:360723101 | 代码前6位:360723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797 | 邮政编码:341500 |
车牌代码:赣B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59.7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22万人 |
人口密度:约327人/平方公里 | |
办公地址:新城大道596号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23个行政村 |
原名峰山里城。建于明朝正德十一年(1517)后废建新城,因而得名。
新城镇位于大余县东北部,东南邻信丰县,西接本县池江镇,西北连本县樟斗镇,东北界南康市。属中亚热带的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的季风气候,年内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境内地势平坦,气势开阔。距赣州火车站和赣州黄金机场51公里,距大余县城32公里,323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内移动、联通、有线电话等现代通讯网络健全,有线电视已实现村村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完善,购物、娱乐、休闲一应俱全,是大余县第一大镇和经济重镇。全镇拥有国土面积1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988.6亩,山林面积16.5万亩,辖23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一个林场。共有244个村民小组,268个自然村,总人口6.2万人,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
2023年5月,新城镇被确定为江西省第一批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乡镇(街道)。
2023年3月,江西省人民政府确定新城镇为第一批江西省基层政务公开标准规范乡镇(街道)。
2022年12月,新城镇被确定为2022年江西省生态园林城市(镇)。
2014年7月,新城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3年,新城镇上榜江西省首批百强中心镇。
解放前夕属新城、龙华两乡。
解放初属第四区(1955年名新城区)新城、观路、自由、三龙、水南、胜利、南丰、水西、建国、京州、和平等十一乡,1956年属新城、共和、建国、和平、胜利五乡。
1958年秋成立银鹰公社,次年改称新城公社。
1961年冬分为新城、共和、南丰、和平四公社。
1966年合并为新城公社。
l983年政社分开时,分设为新城、赤石、南丰、京州四个乡,由县政府的派出机构新城区统管。
1994年1月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新城社区是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新城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原名峰山里城。建于明朝正德十一年(1517)后废建新城,因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驻地合江口前二字命名。来自里家山和邓坑两支水在此汇合,因名合江口。…[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处小河西岸,因名水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新城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水西乡,1956年属和平乡。1958年秋属银公社,次年属新城公社为水西大…[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宋末元初,东乾刘氏开基祖从南康水南坝迁此立村建屋时,请了位风水大师,在架罗盘测乾坤方位卦中卦位为乾卦偏东,得名东乾。…[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窑孜前村是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新城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在田塅建有土围,名围里。后来,因此地田块灌溉困难每逢久旱无雨时水田晒白,人们习惯叫白田埠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新义都。因理学祖师周敦颐的二儿子周本成偶游梅国,恋梅国山水之灵秀,遂选择新义都定居而得名周屋。…[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古时在此有座石拱桥,而村处于石拱桥以西得名桥西。…[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廖氏始在此开基。立村时以光辉耀弟,驰名九洲之愿望,取名惊洲,后简化书写成京州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岭岗原是王氏人居住而得名王屋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龙华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自由乡,1952年属共和乡。1958年秋属银鹰公社,次年属新城…[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地势低洼,四周雨水流于此,俗称灌坞,后演变为灌湖。…[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小山坳的天水位于南康与大余交界处,故名分水坳。…[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港口圩。古时候章江经过此地,设码头和圩场,来往的船只停靠在这里,商人在圩场交易,故称港口圩。后来因书写港与巷同型演变成巷口。…[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沿用高龙大队名。解放前夕属龙华乡。解放初属观路乡,1956年属新城乡。1958年秋属银鹰公社,次年属新城公社为高龙大队;1968年与新城、观路大队合并…[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龙王庙原名马脑塘,明朝洪武三年在境内修建了座龙王庙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樟树多,而名樟树下。解放前夕属新城乡。解放后属建国乡。1958年秋属银鹰公社,次年属新城公社为建设大队,1968年与先锋、前锋、窑下合并为建国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门口有三口大池塘,池塘长满了莲藕而得名莲塘。…[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原名官路。村内有一条古驿道,时称官路经过而得名。后来因官与观同音演变成观路。…[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位于新城圩南端3公里章江南岸称水南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地片鱼仙塘前二字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新城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京州乡,1953年属和平乡。1958年秋属银鹰公社,次年属新城公社为…[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店孜里村是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新城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四周多油茶树而名茶园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新城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水西乡,1952年属茶园乡。1956年属和平乡。1958年秋属银鹰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沿用南丰大队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龙华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南丰乡,1956年属胜利乡。1958年秋属银鹰公社,次年属新城公社为南丰大队;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