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http://www.xkfenlei.com/guangxi/liujiangxian_liyongzhen.html",
地名:里雍镇 | 隶属:鱼峰区 |
行政代码:450203103 | 代码前6位:450203 |
行政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772 | 邮政编码:545000 |
车牌代码:桂B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4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93万人 |
人口密度:7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当地壮语读如lixyongi。此地原名“黑雍”,“黑雍”实为壮语hakyongi的译音汉字,“黑hak”在壮语里是“官”的意思,“雍yongj”应为“兵勇”之“勇”的音译,清时士兵服装后皆有“勇”字,故为士兵之义。据传清雍正世宗年间此地驻扎有大批官兵,教练武术,故名“黑雍”。“黑雍”变为“里雍”,盖因“黑”“里”字形相近而产生讹变。
2024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里雍镇人口数量为1.93万人,位列鱼峰区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9位。
2024年4月,里雍镇被命名为首批广西民营经济示范乡镇。
柳州两行政区划调整 里雍白沙两镇正式划入鱼峰区
里雍镇位于柳江县东部41公里处,与象州县、鹿县、穿山镇、柳兴公司和柳州市相邻。距离柳州市35公里,柳江河流经里雍境内。全镇共辖立冲、广实、红花、长沙、里雍、基田、龙团、龙江、富龙、红赖10个村委和里雍社区,105个自然屯,总人口3204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54人,居住着壮、汉、仫佬、侗、瑶、水等民族。全镇总面积2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039亩,其中水田21846亩,旱地48192亩。农作物以种植水稻、甘蔗为主,兼种玉米、木薯、花生、红瓜子、黄豆、头菜等。全年粮食总产量为1、48万吨,糖蔗种植面积3.1万亩,总产量11.4万吨。林业以
清代时期,属马平县。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设有里雍乡,属柳州县。
1950年1月,设第一区。
属柳江县。
1954年4月,设里雍区。
1958年,设里雍公社。
1962年8月,里雍公社改为里雍区。
1968年,里雍区改为公社。
1984年9月,里雍公社撤销改设里雍乡。
1987年8月,里雍乡析置白沙乡。
1999年1月,里雍乡改为里雍镇。
2024年,将里雍镇划归鱼峰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里雍街,原名黑雍,是壮语HaKyongj的音译转写,“黑HaK”即官,“雍yongj”即“勇”,因清兵服装后皆有“勇”字,故指代士兵。传清代此地驻扎有…[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立冲沟原名犁冲,因地形似犁头(犁铧),对面有条冲沟,故名。后为了书写方便,把“犁”改“立”,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广实,因该村的实业自然村原属广林公司所辖,取“实业”“广林”各一字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红花屯,因村后有座小山,一到春天,便开满红花,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长沙屯,因村处一片长形沙洲上,故名。1950年建长沙乡。1958年改称长沙大队。1962年设长沙公社。1968年复称长沙大队。1984年9月改为长沙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里雍街,原名黑雍,是壮语HaKyongj的音译转写,“黑HaK”即官,“雍yongj”即“勇”,因清兵服装后皆有“勇”字,故指代士兵。传清代此地驻扎有…[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基田屯,因处田垌大基上,故名;分出小基田屯又称大基田。…[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龙团,壮语Loengzduenz,“龙loengz”同汉义,“团duenz”为旧时的一种地方建制,引申为处所义;因村地形似龙,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设龙江行政村时辖域内有富龙、江村2自然村(今均属富龙村),各取一字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富龙原名敢龙,壮语Gamjloengz,即龙岩。因村背山岭龙岩得名。后以“富贵吉祥”意改名富龙。…[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红赖原名红瑞,壮语Hoengzruiq,“红hoengz”即红色,“瑞ruiq”指一种名“ruiq”的树。因当地有此树,树干表皮为红色,故名。后误写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