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http://www.xkfenlei.com/guangxi/quanzhou_huangshahezhen.html",
地名:黄沙河镇 | 隶属:全州县 |
行政代码:450324101 | 代码前6位:450324 |
行政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773 | 邮政编码:541000 |
车牌代码:桂C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1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57万人 |
人口密度:14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9个行政村 |
因地处湘江多黄沙河段,改名。
2024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黄沙河镇人口数量为1.57万人,位列全州县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6位。
2024年8月,经过复查审核,黄沙河镇继续保留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在全州县东北部。面积112平方公里。人口2.5万。辖1居委会、9村委会,有94自然村。原属庙头公社。1984年析置黄沙河镇。有林场和果园场。有中小学10所。镇人民政府驻地黄沙河街,在全州东北23公里,湘江两岸。人口 1 800。 因地处湘江多黄沙河段,改名。设集市。有农械、木材加工、水泥、糖果、红砖、石灰等厂。湘桂铁路经此并设站。322国道经此。
隋朝以前,分属零陵、洮阳,隋唐,属清源县。
后唐以后,设全州,为全州节制。
明嘉靖六年(1527年),移山角驿于此。
清代,属升乡;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改设山角巡检司;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举兵反清时派兵2万,驻屯黄沙河;清咸丰二年(1852年)四月,永州镇总兵孙应照屯兵该地,以堵太平军入湘水路。
民国时期,隶属洮阳乡。
解放初,曾设黄沙河区,后归庙头区(公社)所辖。
1984年秋,从庙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流经该段的湘江河道边全是黄沙,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石城,传明永乐年间(1403-1424)由竹塘吕姓迁建,因村旁有石岭如城墙围绕,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秀峰,取峰高秀丽之意。1984年从石城大队析置高峰村,属黄沙河镇。因与相邻的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珠山镇高峰村同名,1985年改秀峰村,设秀峰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黄岗,因鹤岗原称黄沙河,各取一字得名。1952年设黄沙河乡,属全县第十区。1955年属庙头区。1958年改黄沙河大队,析出竹下大队,属庙头公社。196…[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竹下,从竹边第、下张家湾2自然村各取一字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路底,因村建大路旁,地势较路面低,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麻川,传明成化年间(1465-1487)由歌陂村蒋姓人迁建,因村后长有苎麻,村前有小川,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老竹塘原名竹塘,传宋未由永岁梅潭村蒋姓人迁建,因当地原有竹林和水塘,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新甫里原名新铺里,传清顺治年间(1644-1661)由湖南石岩头古流村蒋姓人家迁建。因村建在原湖广大路旁,村民多开铺做生意,故名。2008年因公章破损…[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右江,因境内有左、右两条江,村驻地位于右江边,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