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http://www.xkfenlei.com/guangxi/quanzhou_xianshuixiang.html",
地名:咸水镇 | 隶属:全州县 |
行政代码:450324109 | 代码前6位:450324 |
行政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773 | 邮政编码:541000 |
车牌代码:桂C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14.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2.45万人 |
人口密度:11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2个行政村 |
因原驻咸水得名,因村东头有一咸水井,故名。
2024年3月,咸水镇被认定为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柑桔)。
2024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咸水镇人口数量为2.45万人,位列全州县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9位。
2024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卫会命名咸水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镇”。
2024年12月,咸水镇上榜广西2024年度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名单。
咸水乡位于全州县西南部,地处全州、兴安、资源三县交界之地,全乡总面积214.5平方公里,3.5万人,辖12个行政村,148个村民小组,是全州县粮食、水果、竹木主要产区之一。
境内有咸水、四季田2个火车站,有集度假、钓鱼、休闲为一体的休闲胜地——石枧水库,有气势磅礴的山口瀑布和梅子坳百余座汉晋古墓群(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乡有中小型水电站4座,年发电量达6500KW。湘桂铁路、国道322线、资百公路贯穿全乡,有利地促进了全乡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咸水乡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杉树、毛竹、柑桔、葡萄、桃、李,梨等竹木及水果。近年来,全乡共利用水田进行了大田结构调整达1.1万亩,广泛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置零陵郡,郡治设在零陵县(秦始皇二十六年即前221年始设零陵县,汉武帝元鼎六年即前111年设为郡治,隋文帝开皇九年即589年撤消此零陵县),治所在今广西全州县咸水镇老拱桥边。
清,属宜乡。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属建宜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为咸水乡。
解放初,为咸水区。
1952年,属第六区。
1955年,复称咸水区。
1957年秋,分为咸水、鲁塘二乡。
19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白竹,因建村时此地白竹成林,故名。1951年设萍里乡,属全县东山瑶族自治区。1958年改白竹大队,属东山瑶族公社。1962年改公社,属东山瑶族自治区。…[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地形似狭长,因境内有三条小江,长有芭蕉,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原是青山大岭,传说古时苏、赵两姓,敲锣打鼓,合为修江造田,江修成后取名锣江,后演变为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四周是高山,中间为-倾斜盆地,古木参天,称古木洞,1952年设乡时认为木易朽,以“古老留存”意改名古留。…[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鲁塘原称鲁草塘,因当地原有一-水塘,内长芦草,谐音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龙田,因村后有土岭形似蛟龙下田,故名。1958年从鲁塘乡析置龙田大队,属咸水公社。1962年改公社,属绍水区。1968年改大队,属咸水公社。1984年…[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时期设西岭村,因所辖村屯都在西边山岭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铁源村是广西桂林市全州县咸水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过去曾组织人和团,故原大队以人和二字命名,取人民团结和睦之意,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南宅原写作南寨,因村居咸水河南面,故名。后简写为南宅。…[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黄沙田老村原名黄沙田,传由黄沙河车头村人迁建,为表示不忘根源而命名。有人迁出建黄沙田新村(今属车田村)后改为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车田,因用水车汲水灌田得名。1958年从柳甲乡析置车田大队,属咸水公社。1962年改公社,属绍水区。1968年改大队,属咸水公社。1984年改村。19…[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