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http://www.xkfenlei.com/guangxi/rongshuimiaozuzizhixian_gongdongxiang.html",
地名:拱洞乡 | 隶属:融水县 |
行政代码:450225213 | 代码前6位:450225 |
行政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772 | 邮政编码:545000 |
车牌代码:桂B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15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94万人 |
人口密度:12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1个行政村 |
拱洞乡因乡政府驻拱洞村而得名。
2024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拱洞乡人口数量为1.94万人,位列融水县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3位。
拱洞乡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北部,南与红水乡、东北与三江县洋溪乡、西与良寨乡、北与大年乡交界,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15公里。板大公路、大年河过境。全乡总面积152平方公里,森林面积7366.67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5.9%;耕地面积867.53公顷,其中水田面积626.6公顷,旱地240.9公顷;辖拱洞、广雄、平卯、瑶龙、高武、龙令、龙培、龙圩、大沟、洋鸟11个村委会,42个自然屯。总人口2271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81人,民族有苗、侗、瑶、壮、汉等,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23‰。拱洞乡以种植水稻为主,在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其它经济作物生产。土特产品有桐籽、芒心藤等,药材有田七、桔梗
清属怀远县。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设有平卯乡,属三江县田寨区。
1952年8月,划归大苗山苗族自治区;同年11月,设拱洞区。
1958年9月,设拱洞公社;次年5月,将芝了、良双。
良院等大队与白云部分大队另设大湾公社。
1961年7月,将龙培、大沟、洋鸟、龙圩等大队与白云划出的龙令大队另设龙培公社。
1962年7月,拱洞、龙培、大湾3个公社撤销改设拱洞区。
1968年12月,拱洞区改为拱洞公社。
1984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拱洞,是苗语“古洞”的近音。“古”指侗族,“洞”指河,意即侗族居住在河边。…[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驻地得名。驻高武村,故名。辖域在民国二十四年(1935)为高武村,属三江县丹阳区平卯乡。1952年改乡,属大苗山苗族自治区拱洞区。1955年大苗山苗…[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驻地取名。驻培基自然村,故名。1952年为培基乡,属大苗山苗族自治区拱洞区。1955年属大苗山苗族自治县拱洞区。1958年改大队,属拱洞公社。196…[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驻地得名。驻广雄村,故名。辖域在民国二十四年(1935)为广雄村,属三江县丹阳区平卯乡,1952年改乡,属大苗山苗族自治区拱洞区。1955年属大苗山…[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平卯为侗语译音,“平”指坪地,“卯”指猫,野猫。…[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驻地得名。驻瑶龙村,故名。辖域在民国二十四年(1935)为瑶龙村,属三江县丹阳区平卯乡,1952年改乡,属大苗山苗族自治区拱洞区。1955年属大苗山…[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驻地得名。驻龙圩村,故名。辖域1952年为龙圩乡,属大苗山苗族自治区拱洞区龙培乡。1958年改大队,属拱洞公社。1961年属龙培公社。1968年属龙…[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驻地得名。驻洋鸟村,故名。1953年前为洋鸟乡,属三江县。1953年1月属大苗山苗族自治区拱洞区。1955年属大苗山苗族自治县拱洞区。1958年改大…[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驻地得名。驻大沟村,故名。辖域原属三江县田寨区拱洞乡。1952年划归大苗山苗族自治县为拱洞区大沟乡。1955年属大苗山苗族自治县拱洞区。1958年改…[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驻地得名。驻龙培村,故名。辖域在民国二十四年(1935)为龙培村,属三江县丹阳区平卯乡,1952年改乡,属大苗山苗族自治区拱洞区。1955年属大苗山…[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驻地得名。驻龙令村,故名。辖域在民国二十四年(1935)属三江县丹阳区白云乡。1952建龙令乡,属大苗山苗族自治区拱洞区。1955年属大苗山苗族自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