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http://www.xkfenlei.com/guangxi/yangshuo_fulizhen.html",
地名:福利镇 | 隶属:阳朔县 |
行政代码:450321102 | 代码前6位:450321 |
行政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773 | 邮政编码:541000 |
车牌代码:桂C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22.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4.67万人 |
人口密度:21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6个行政村 |
唐代显庆年间,此地便有人居住,因原地荔枝成林,村舍隐伏其间,故名伏荔村。明代,在村东北的马山脚下建马山圩,故有“马山名胜甲天洲”之称。清道光年间,迁到老街(在天后宫后面)改为伏荔圩,1926年取其谐音改为福利圩。
2024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福利镇人口数量为4.67万人,位列阳朔县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位。
2024年1月,福利镇入选为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024年12月,第三批广西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公布,福利镇上榜。
福利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城东部,东与平乐县沙子镇、福兴乡交界,南与本县普益乡相邻,西与本县阳朔镇接壤,北与本县兴坪镇和恭城县西岭乡相毗邻,位于漓江北岸。镇政府所在地距桂林市区70公里、阳朔县城8公里。全镇现有16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118个自然村,38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6695人,土地总面积约222.8平方公里。全镇地形属丘陵、山地,有耕地面积52868亩,林地面积11万亩,水库、山塘33处,其中中小型水库4座,常年有效蓄水量达1201万立方米。全镇属亚热带气候,适合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盛产水稻、沙田柚、板栗、果蔗、柿子、柑橙、红瓜子、淮山等农副产品,是阳朔县三大产粮区之一和水果大
民国二十年(1931年)设福利乡。
解放后,1949年11月—1950年2月,仍称福利乡。
1950年2月,将天顺乡、普益乡、碧莲乡各一部分划归福利,称第二区。
1956年1月—1957年12月,改称福利区。
1957年12月—1958年8月,复称福利乡。
1958年8月28日,福利乡和桥头铺乡大部分区域合并成立福利人民公社。
1962年7月,复称福利区。
1968年10月,撤区,复称福利人民公社。
1984年1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该地荔树成林得名,取名“伏荔”,因谐音福利,取福国利民之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该地荔树成林得名,取名“伏荔”,因谐音福利,取福国利民之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渡头,传元代建村,因村近福利渡口,俗称渡口为渡船头,简称渡头,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弘治年间(1488-1505)由湖南人迁此新建村寨,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双桥原名双木桥,因村北筑有两座木桥,故名,后简化成双桥。…[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1368-1398)由湖南人迁建,因附近有一片枫树林,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其村落后山形似古代将军头盔,故此山被称为“将军山”,后村民建村之时以此山为名,故得名“将军”。…[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建村前其有一古老房屋,取名老屋村,后于1913年村人嫌“屋”字不好,以谐音“梧”字代之(取梧桐子多,人丁兴旺之兆),是为老梧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青鸟原名千鸟,因村后山林茂密,众多鸟类集栖,故名,后方言同音讹成青鸟。…[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驻绛村,钟姓迁此,繁盛一时,取名为“强村”;后又改名“降村”,取自谦之意;后用谐音“绛”字代替,改名绛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顺梅,以所辖黄顺塘、杨梅畲2自然村各取一字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周围数山绵延似龙,当地处于尾端,故名。1934年为龙尾村,属天顺乡。1950年属阳朔县第二区。1953年改瑶族乡,属福利区。1957年复改村,属桥头铺…[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洞心村是广西桂林市阳朔县福利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当地原居民点呈分散状态,村人以“忠实谦和,和睦相处”之意,故取名“忠和”。…[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夏村原名下村,传元代始建,因建在一高地下方,故名。后同音雅化为夏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驻地锁石村,锁石村周石山环绕,中有五块石头似马,称五马归槽之地,可为人带来福气;村人望锁住石马,以保福气不走,故名“锁石”。…[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四周山壁峭立如屏风,故名。1934年为屏山村,属天顺乡。1950年属阳朔县第二区。1953年改屏山乡,属福利区。1957年改屏山村,属福利乡。19…[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