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http://www.xkfenlei.com/guangxi/yangshuo_gaotianzhen.html",
地名:高田镇 | 隶属:阳朔县 |
行政代码:450321105 | 代码前6位:450321 |
行政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773 | 邮政编码:541000 |
车牌代码:桂C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56.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3.5万人 |
人口密度:22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1个行政村 |
因高田圩得名。高田土语指军屯之意,明朝初年,桂林右卫军在今高田村一带屯田,时称杨焕屯,俗称军屯,其后逐渐形成圩场,名军屯圩。
2024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高田镇人口数量为3.5万人,位列阳朔县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5位。
高田镇位于桂林市南面,距县城10公里,总面积156.6平方公里,东与普益乡相邻,西与金宝乡交界,北与阳朔镇毗连,南与荔浦县接壤。全镇辖11个村委会,人口3.5万人,其中壮族占58%,为桂林市最大的壮族群众聚居地。高田镇物产丰富。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红薯、玉米、高梁等杂粮,经济作物以沙田柚、桠柑、柿子、酸梅、板栗、西瓜、香瓜、花生、黄豆、辣椒、茨菰为主。全镇有耕地面积40775亩,其中水田30440亩,旱地10730亩。粮食年总产量20400多公斤,水果种植面积达16000多亩,年产水果近7000吨。高田镇的特色农产品有茨菰、酸梅等,高田茨菰在生长过程中不施用农药、化肥,2002年通过自治区无公
民国二十年(1931年)设高田乡。
解放后,1949年11月—1950年2月,仍称高田乡。
1950年2月—1955年12月,改称第六区。
1956年1月—1957年12月,改为高田区。
1957年12月—1958年8月,分为高田乡,朗梓乡。
1958年8月,与朗梓乡合并,成立高田人民公社。
1962年7月,复称高田区。
1968年10月,复称高田人民公社;同年划出栗木、古乐、凤凰、新村等大队归普益公社管辖。
1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高田”土语指“军屯”之意,明朝初年,桂林右卫军在今高田村一带屯田,时称杨焕屯,俗称军屯,其后逐渐形成圩场,名军屯圩。…[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高田圩原名军屯圩,因旧时有军队在此屯垦并设圩场,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安定明成化年间(1465-1487)由广东人迁建,因企盼生活安定,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民原住凤凰岭上,后迁至山下定居,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朗梓原名榄子,因村中种有橄榄树,多产榄子,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登原名古灯,因村前山景似古式油灯,故名,后同音改为古登。…[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龙村因村西有空阔山洞,传为仙龙所居,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蒙村因始建于杂草从中,当地人称杂草茂密为“蒙”,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龙潭因村后山形似龙头,山脚有一深潭,故名。…[详细]
凤楼村下辖历村、竹蔸寨村、棋丘树村等多个自然村。其中历村正对着著名景点月亮山,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游客慕名而来。…[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桥头因建村在一石拱桥头,故名。1962年从乐响公社析置桥头公社,属高田区。1968年改桥头大队,属高田公社。1984年改桥头村,并设立桥头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乐响原名锣响,传清顺治年间(1644-1661)始建,因村旁石山有岩,洞中水流声响如锣,故名,后谐音改成乐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