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岗区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老城街道,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播州杨氏第十二代统治者杨轸将其治所从白锦堡迁于穆家川(今老城),为遵义建城之始,清代在老城东门之外隔湘江河建立新城,故有新、老城之称,老城名称沿用至今。

万里路街道,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将原主干街道丰乐路更名万里路,街道即以此为名。

办事处以中华路名命名。

以境内红军长征纪念地迎红桥命名。迎红桥原名丰乐桥,是红军进入遵义的起点,1966年为纪念遵义会议改为迎红桥。

延安路街道,因辖区内的延安路得名。

舟水桥街道,因境内有舟水桥得名。

中山路街道,因辖区以中山路片区为主得名。

以境内道路北京路而得名。

因纪念红军长征路过遵义时在此驻扎而得名。

因境内关隘南门关得名。

忠庄街道,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遵义县分东、西、南、北路设铺,南路又名忠庄铺,镇名由此而来。

巷口镇,因境内巷口村的山形似夹巷,中间为洛江河口得名。

< class="chengshititle">13、海龙镇 [贵州省遵义市红?jingdian">

海龙镇有古碑载,此地唐代名武天坝,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播州土司杨应龙改名为海龙坝,因此得名。

深溪镇,因一水井名深溪水而得名。

金鼎山是黔北著名的佛教圣地,有“先有金鼎山,后有峨嵋”之称,其地势巍峨、雄奇秀美,其最高海拔1608米的金桶顶峰略呈圆形,常年沉浮在云雾翻腾中,三面削壁万仞,登峰而望,可以领略“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