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官寨村 | 隶属:紫薇镇 |
行政代码:520625111209 | 代码前6位:520625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6 | 邮政编码:5552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贵D | 行政级别:村 |
原名三寨,由犵尖、上寨、下寨组成,明朝时期,此地曾有一名为戴明昌的人在朝廷做太守,改名为官寨,故而得名官寨村。
官寨村,共11个村民组,270户844人,少数民族占全村总人口的96%,是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村;全村耕地面积1374亩,其中田603亩,土771亩。现有党员人数16人、预备党员4人,2007年投入资金15万元建成村级活动室(498m2),主要经济以茶叶、烤烟、养殖为主,每年种植烤烟都在470亩以上,是一个靠烤烟和採茶为经济基础的村,人均纯收入1300元。
官寨村与大园址村、团龙村、田家湾村、豆凑林村、大面坡村、竹园村、尖峰村、坝峨村、慕龙村、大水溪村、张家坝村、袁家林村、石前村、竹根坡村相邻。
唐属思邛县。
宋、元属郎水洞。
明洪武十年(1377),改郎水洞为朗溪蛮夷长官司。
清初隶属朗溪蛮夷长官司,道光十年(1830)改隶印江县。
民国十九年(1930)设永义乡,隶属合水区。
1950年2月仍置永义乡,隶属合水区;建国后,1955年建官寨初级社,1957年建官寨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时期改名为官寨大队。
1984年机构改革后,更名为官寨村。
1984年1月11日,中共印江县委批准《印江县农林综合
官寨村附近有印江团龙旅游景区、大圣墩景区、木黄会师纪念馆、印江博物馆、团龙贡茶文化村、木黄红二、六军团会师纪念地等旅游景点,有梵净山翠峰茶、印江绿壳鸡蛋、梵净山茶、梵净山贡茶、印江社饭、红军鞋等特产,有印江鸭、印江印染工艺、土家族过年节、下洞祭风神、仡佬毛龙节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