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袁家林村 | 隶属:紫薇镇 |
行政代码:520625111217 | 代码前6位:520625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6 | 邮政编码:5552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贵D | 行政级别:村 |
因该村以袁姓人家居住为主,且在大山里,故而得名袁家林村。
袁家林村,共3个村民组,80户287人,少数民族占全村总人口的98%,是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村;全村耕地面积225亩,其中田139.4亩,土85.6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5%以上,现有党员人数8人,是一个农业村。
袁家林村与石前村、张家坝村、竹根坡村、大水溪村、慕龙村、河坎村、坝峨村、永义村、尖峰村、竹园村、大面坡村、田家湾村、团龙村、官寨村相邻。
唐属思邛县。
宋、元属郎水洞。
明洪武十年(1377),改郎水洞为朗溪蛮夷长官司。
清初隶属朗溪蛮夷长官司,道光十年(1830)改隶印江县。
民国十九年(1930)设永义乡,隶属合水区。
1950年2月仍置永义乡,隶属合水区;解放前属永义第三堡,1950年改为袁家林村。
1956年属张家坝乡,1962年改为袁家林大队,1984年又改为袁家林村,1984年1月11日,中共印江县委批准《印江县农林综合改革方案》,
袁家林村附近有印江团龙旅游景区、大圣墩景区、木黄会师纪念馆、印江博物馆、团龙贡茶文化村、木黄红二、六军团会师纪念地等旅游景点,有梵净山翠峰茶、印江绿壳鸡蛋、梵净山茶、梵净山贡茶、印江社饭、红军鞋等特产,有印江鸭、印江印染工艺、土家族过年节、下洞祭风神、仡佬毛龙节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