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寨里乡 | 隶属:安新县 |
行政代码:130632201 | 代码前6位:130632 |
行政区域:河北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12 | 邮政编码:071000 |
车牌代码:冀F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58.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37万人 |
人口密度:约57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1个行政村 |
北宋与契丹交战,曾在这里安营扎寨,故村名寨里。村中原有明朝碑记“寨里编村”字样。
寨里乡位于安新县西北10.6公里处,因宋代军队在此安营扎寨而得名,地处安新、徐水、容城、清苑四县交界处。面积58.4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其中耕地52715亩,水面19583亩,人口3.7万人。乡境内为低洼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形成了“四分地、一分水、北旱地、南临水”的态势。东部是白洋淀的鸪叮淀、藻苲淀。漕河、瀑河两条河流经辖区流入白洋淀。寨里乡为传统农业乡镇,主要经济来源以传统农业为主,种植玉米和小麦,其它还有水稻、荷花种植。九十年代受三台镇制鞋行业发展的影响,靠近三台镇的北部几个村开始发展制鞋业,目前,有制鞋及相关企业摊点200家,今年以来又关停了59家。乡南部六个村村民普遍
寨里乡,因乡政府驻寨里村而得名。
1953年,建寨里乡,属安州第一区。
1958年,成立寨里公社。
1961年,析置寨里公社。
1984年2月,复置乡。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北宋与契丹交战,曾在这里安营扎寨,故村名寨里。村中原有明朝碑记“寨里编村”字样。…[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明永乐年间,张、郭、陈三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住在西马村北头,取村名大北庄,后改称大北头。1982年4月改名北头。…[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相传此地在宋代沿赵王河建有东、西码头两座,因该村靠近西码头,取村名西码头,后演变为西马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西马二村是河北省雄安新区安新县寨里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相传此地在宋代沿赵王河建有东、西码头两座,因该村靠近西码头,取村名西码头,后演变为西马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西马四村是河北省雄安新区安新县寨里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相传此地在宋代沿赵王河建有东、西码头两座,因该村靠近东码头,取村名东码头,后演化为东马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村有凌、邵二户。明代从山西迁民来此,在村西“西橫上”居住。后因地震将村震毁,北迁至古赵王河畔,民以搬罾治鱼为生,并取村名“罾庄”。后改为增庄。…[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永乐年间,从河南迁来三户姓王的在此定居,因姓取村名王家庄,后简为王庄。…[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约建于明代,后陆续成为三个村:张家庄、陈家庄、马家庄。抗日战争时期民主政府将三村合为一村,取名三合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约建于明代。原为两个村:杨家庄、孟家庄。抗日战争时期民主政府将二村合并,取村名杨孟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