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坪坝镇 | 隶属:城口县 |
行政代码:500229103 | 代码前6位:500229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590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58.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9910人 |
人口密度:约17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8个行政村 |
坪坝镇因境地二山夹一水,河谷坝田较多,地势平坦而得名。
城口县辖镇。1913年为坪坝乡团,1941年置坪坝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25公里。面积58.4平方公里,人口1万。省道城(口)万(源)公路过境。辖议学、五星、官田、丰华、乐园、新华、光明、聚马、红口、跃进、永安、永兴、前进、新安、瓦房15个村委会和坪坝1个居委会。企业有陶瓷、建材、农产品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玉米、薯类,特产茶叶、核桃、猕猴桃。养殖业以生猪、山羊为主。境内煤炭资源丰富。有县龙洞沟煤厂、坪坝茶场。
文化旅游:
红三十三军旧址位于城口县坪坝镇、庙坝镇、双河乡、沿河乡,时代为1929—1935年。含城万红军指挥所旧址、红三十三军庙坝指挥部旧址、红三十三军297团医务所旧址、红三十三军297团政治处旧址
红三十三军指挥部旧址位于城口县坪坝大梁原龚家院子。1934年5月,红三十三军先头部队攻克坪坝,军长王维舟、副军长罗南辉驻扎坪坝大梁,三十三军军部和苏维埃城口县委机关也驻于此地,设立指挥部,在
清代,属九保一甲。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三区坪坝联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一区坪高乡。
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一区坪坝乡。
1958年9月,坪坝乡改为坪坝公社。
1984年10月,坪坝公社改为坪坝乡。
1992年12月,坪坝乡改为坪坝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四周皆山,中部平坦,得名平坝,建社区时,随此名,故名坪坝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名主要是以原来的丰华村取其“丰”,关田村取其“田”,故名丰田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议学即议学坝,此地的村民爱学习各方面的枝术知识,且又有一大坝田,故名议学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以原来此处有一座大瓦房,故名瓦房村。2001年3月撤乡并镇并村,由原来坪坝镇新岭村、朱家瓦房子合并而更名为现在的瓦房村,设立瓦房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向前发展、进步”之意,故名前进村。建国初属坪坝三村的辖地。1956年合作化时为前进高级社。1958年更名为前进大队。1984年更名为前进村,设立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小地名上、中、下三湾,故名三湾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取“红军到此,人民见光明”之意,故名光明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反白莲教时,官兵在此扎过营,系百莲教放马的地方,得名聚马坪,村随此名,故名聚马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新华社而得名,故名新华村。1956年建新华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更名为新华大队。1984年更名为新华村,设立新华村村民委员会。200…[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