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贺营镇 | 隶属:威县 |
行政代码:130533105 | 代码前6位:130533 |
行政区域:河北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19 | 邮政编码:054000 |
车牌代码:冀E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6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04万人 |
人口密度:约46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2个行政村 |
因镇政府原驻地位于贺营村而得名。唐开元前即有此村,历代几经异族侵劫,只剩13户人家,俗称十三户,明永乐初,沈阳中护卫左府千户贺庸奉令军屯此地,创立庄园,以姓氏取村名贺家营,简称贺营。
威县辖乡。1955年置贺营乡,1962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中西部,距县城13公里。面积65平方公里,人口2.9万。106国道、邢清公路过境。辖贺营、曹王营、范家营、许管营、东沙营、西沙营、东中营、西中营、小营、项家营、赵庄、陈庄、陶庄、曹西庄、祁王庄、胡庄、前高庄、后高庄、袁家庄、红龙集、仁里集、魏村、潘村、东徐、东徐、赵七里、范七里、姜七里、大宁、西草厂、北台吉、沙西32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皮毛加工等业。农业主产小麦、棉花。
1946年,为冀南行署所在地。
1949年属第三区。
1953年建贺营乡,属威县三区。
1958年3月,撤销贺营乡并入贺钊乡,8月属卫星人民公社,为贺营管理区,11月属章台人民公社,属南宫县。
1961年5月恢复威县建制,建贺营人民公社。
1984年1月改为贺营乡。
1996年1月原大宁乡与贺营乡合并为贺营乡。
2024年6月24日撤乡建镇更名为贺营镇。
贺营村现有村民625户、2366人,党员70人,村两委班子现有6人。全村共有耕地4612亩,深水井8眼。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务农和打工,村内主要以种植…[详细]
曹王营村现有村民560户、1680人,党员56人,村两委班子现有5人。村集体经济收入2.52万元,全村共有耕地4200亩,深水井9眼。村内基础设施基本…[详细]
曹西庄村现有村民74户、321人,党员15人,村两委班子现有4人,全村共有耕地600亩,深水井2眼。2024年流转400亩土地种植梨树,2024年本村…[详细]
红龙集村现有村民423户,1420人,其中党员40人,村两委班子现有6人,全村共有耕地2822亩,深水井4眼,浅井4眼,红龙集村处威县梨产业带范围内,…[详细]
袁家庄村现有村民332户、1081人,党员33人,村两委班子现有6人,全村共有耕地2600亩,深水井4眼。2024年本村被确定为“威州现代农业冷链物流…[详细]
范家营村现有村民198户、605人,党员33人,村两委班子现有5人。全村共有耕地1100亩,深水井3眼。2024年本村被确定为“威州现代农业冷链物流扶…[详细]
许官营村现有村民428户,1623人,党员43人,村两委班子现有6人。全村共有耕地2680亩,深水井6眼。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务农和打工,村内主要以种…[详细]
陶庄村现有村民112户、375人,党员17人,村两委班子现有3人。全村共有耕地380亩,深水井1眼,浅水井2眼。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务农和打工,村内主…[详细]
项营村现有村民293户、1113人,党员29人,村两委班子现有6人。2024年该村被确定为建档立卡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全村共有耕地2300亩,深水井4…[详细]
赵庄村现有村民410户、1150人,党员8人,村两委班子现有4人。全村共有耕地2200亩,深水井4眼。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务农和打工,2024年本村被…[详细]
陈庄村现有村民460户、1410人,党员21人,村两委班子现有5人。全村共有耕地2000亩,深水井6眼。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务农和打工,2024年本村…[详细]
小营村现有村民385户、1247人,党员28人,村两委班子现有5人。全村共有耕地2053亩,深水井6眼。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务农和打工,2024年本村…[详细]
东沙营村现有村民105户、520人,党员20人,村两委班子现有3人。全村共有耕地730亩,深水井3眼。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务农和打工,村内基础设施基本…[详细]
西沙营村现有村民512户、1762人,党员58人,村两委班子现有5人。全村共有耕地3086亩,深水井7眼。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务农和打工,2024年本…[详细]
仁里集村现有村民277户,798人,党员30人,村两委班子5人(包括第一书记)。2024年该村被确定为建档主卡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全村共耕地1380亩…[详细]
北台吉村现有村民450户、1498人,党员36人,村两委班子现有6人。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全村共有耕地3198亩,深水井7眼。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详细]
魏西村现有村民468户、2186人,党员36人,村两委班子现有9人。村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全村共有耕地3916亩,深水井14眼。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务…[详细]
潘村现有村民365户、1162人,党员44人,村两委班子现有3人。村经济年收入2万元。全村共有耕地2884亩,深水井7眼。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务农和打…[详细]
祁王庄村现有村民24户、1113人,党员20人,村两委班子现有5人。村集体经济收入1.8万元。全村共有耕地1562亩,深水井5眼。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详细]
沙西村现有村民314户、1012人,党员30人,村两委班子现有5人。村集体经济收入2.738万元,2024年该村被确定为建档立卡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全…[详细]
东徐村现有村民325户、1216人,党员37人,村两委班子现有5人。全村共有耕地2250亩,深水井7眼。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务农和打工,村内基础设施基…[详细]
西徐村现有村民223户、1070人,党员33人,村两委班子现有5人。全村共有耕地2200亩,深水井5眼。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务农和打工,村内基础设施基…[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洪武元年(1368年)此村有一关帝庙,村建于庙西,称为大洪庙村。永乐年间,山东莱州府迁民至此居住,因地势高,庙宇宏伟,遂改村名高庄村,后迁民日多,在…[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前高庄村是河北省邢台市威县贺营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初,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居住,住西头的张姓取村名张家屯,住东头医生多,取无病安宁之意,取村名大宁,后并为一村,名大宁。…[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原为明沈阳卫军屯放牧之草地,后张姓从张庄至此定居,冠以方位,分为东、西草厂二村。后因场地发生争端,西草厂获胜,统一名为西草厂。…[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永乐九年,胡姓由本县元寺至此建村,以姓氏取村名胡庄。…[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原名公议村,明弘治八年(1495年)改称姜七里苏(因距县城七里),后简称姜七里。…[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明永乐年间,赵姓至此在姜七里苏附近建村,取名赵七里苏,后简称赵七里。…[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明永乐年间,范姓至此在姜七里苏附近建村,取名范七里苏,后简称范七里。…[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永乐六年,沈阳卫将军钟保在此扎营居住,以姓氏取村名钟官营,1956年按方位分为东、西钟官营两个行政村,后简写为东、西中营。…[详细]
西中营村现有村民285户、965人,党员24人,村两委班子现有5人。全村共有耕地1900亩,深水井5眼。村内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做到了通路、通水、通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