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韩陵镇 | 隶属:安阳县 |
行政代码:410522113 | 代码前6位:410522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2 | 邮政编码:455000 |
车牌代码:豫E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4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58万人 |
人口密度:约57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8个行政村 |
传,西汉刘邦部将韩信曾驻兵韩陵山,他看到该山是块风水宝地,就想在此建祖茔,正巧这时迎面走来一位讨饭的老太婆,韩信急忙走上前去,对他老太婆磕了三个头,并叫了一声娘,本想以此认其为干娘,并为其养老送终。不想那老太婆没那福份,经受不起大将军的大礼,当即死去,于是韩信便将这“干娘”葬于此山,故名“韩陵山”。北魏高欢曾于此击败尔朱兆,并建定国寺以旌功,由温子升撰作碑文,这矿碑便是闻名遐迩的“韩陵片石”。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 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 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羽…… 韩信详细信息++
韩陵镇位于安阳市东北5公里处,洹河北岸与白壁相临,南有安楚公路,西有107国道和京广铁路,东至崔家桥,北与河北省接壤,京深高速公路纵贯全境。韩陵乡位于韩陵乡中部海拔87.7米,面积9000亩。全乡幅员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219亩,总人口39045,农业总产值9795.8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2480万元,人均纯收入2050万元。乡政府座落于韩陵山上。
全乡辖32个自然村,26个行政村,149个村民小组。这里交通、通讯设施齐全,水、电条件便利,招商引资政策优惠,协调、服务措施具体。干部、群众思想解放,政治团结,治安稳定,是广大有识之士投资发展的理想场所。
韩陵乡是个
2024年9月,韩陵镇被确定为2025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2024年3月,韩陵镇被命名为2025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
2024年2月,韩陵镇被评选为安阳市2025年度市级文明村镇。
2024年12月,河南省爱卫办命名韩陵镇为2025年度河南省健康乡镇。
2024年4月,2024年河南省省级生态乡镇名单公布,韩陵镇榜上有名。
文化旅游:
韩陵电灌站位于安阳县韩陵镇东见山村,年代为近现代,为安阳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28年,安阳县东二区,“七七”事变后,属日伪第三区。
1948年,此地为解放区邺县第四区。
1949年归邺县一区,同年十月又改为三区。
1954年9月,安、邺两县合并,原邺县三区改为安阳县十三区。
1957年始建王宁乡。
1958年9月,建立王宁乡人民公社。
1962年,公社迁至东梁贡,遂改名韩陵公社。
1983年夏,成立韩陵乡。
2024年,撤乡设镇,建立韩陵镇,至今。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梁贡本作梁公,似为梁氏先人的称号,用作村名。相早年此村姓梁的为首户,选拔为贡生,北宋《相台志》载有梁公,后称梁贡。清康熙年、乾隆年和民国《安阳县志》载…[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相早年有位皇帝路过这里休息,将朝冠留在石墩上,遂起村名为朝冠。又,此村原名东坡村,早年村里有大财主之子横行乡里,强娶民女为妻。一巡抚路过得知此事,将朝…[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相春秋时诸侯混战,有一君王避难于此而得安宁,故名王宁。北宋《相台志》记为王宁,村名未变。新中国成立初期,王宁分为两个行政村,此村居南,故称王宁前街。…[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相春秋时诸侯混战,有一君王避难于此而得安宁,故名王宁。北宋《相台志》载有王宁,新中国成立初期,王宁分为两个行政村,此村居北,故称王宁后街。…[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此村原名甄家庄。明初,李姓人家从山西洪洞迁居此地,人口逐渐增多。又因该地位于韩陵山北侧,故名李家山。新中国成立前亦叫“山档村”,韩陵山在南面挡着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不远处有北魏末高欢成立的韩陵山寺,佛教倡导积德行善,建善意为成立自己的善业,此村北宋时名“建善”(见《相台志》)。后人依据谐音简写为“见山”,讹传。…[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曹”是古代官署的名称。相早年一位姓尉迟的将军在此驻扎,护卫邺城,故名尉曹。尉曹为古代复姓,村或以姓氏命名,此村北宋时名“北尉曹”(见《相台志》)。明…[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清康熙年《安阳县志》载有卢家湾。相早年卢姓在洹河一拐弯处居住建村,故名卢家湾。…[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相早年此地有一逍遥寺,香火极盛,后百姓在寺前后住居建村故名。北宋《相台志》载有小岳。清乾隆年《安阳县志》改为前小窑、后小窑,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分为…[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此地为东汉末年曹操都邺时饲养战马的地方,故名马村。后以方位得名前马村,沿用至今。北宋《相台志》载有马村。清康熙年《安阳县志》载有前马村。…[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东汉末年,此处为曹操的都城邺饲养战马的地方,故名马村。后以方位得名后马村,沿用至今。北宋《相台志》载有马村,清康熙年《安阳县志》载有后马村。…[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北魏永熙元年(532)闰三月,高欢大破北魏,大战结束后,高欢在韩陵山成立寺院,隋唐时这座寺院非常兴盛,佛像高大,百姓在寺旁居住建村,得名大佛,后以方位…[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北魏永熙元年(532)闰三月,高欢大破北魏,大战结束后,高欢在韩陵山成立寺院,隋唐时这座寺院非常兴盛,佛像高大,百姓在寺旁居住建村,就称村名为“大佛”…[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早年慕姓在此定居建村故名,民国后期有人在此开设店铺,称慕村店,北宋《相台志》载有慕村。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载有慕村店。…[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早年慕姓在此定居建村故名,北宋《相台志》载有慕村。清乾隆年《安阳县志》仍为慕村。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东慕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早年慕姓在此定居建村故名。北宋《相台志》载有慕村。清乾隆年《安阳县志》仍为慕村。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分为西慕村。…[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晋陆翙《邺中记》:“邺中产巨栗,脱其壳可以为杯”,此村由北朝时的“栗园”演变而来。《资治通鉴》记载有栗园,北宋《相台志》载有“黎园”(似为栗园谐音)。…[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东晋十六国的后赵皇帝石遵,被石闵谋杀,少子石世即位,以汉人张豹为相,后张豹被杀,《十六国春秋》载“石遵斩张豹(亦作张豺)于平乐市”,疑此村即为斩张豹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