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块镇 | 隶属:凤泉区 |
行政代码:410704100 | 代码前6位:410704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3 | 邮政编码:453000 |
车牌代码:豫G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50.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88万人 |
人口密度:约95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4个行政村 |
据秦氏祠堂碑文载:明永乐初,秦氏从山西陵川九光迁此,在南边高地居住。后逐渐形成大村,称大块。
新乡县辖镇。1955年建大块中心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10公里。面积50.9平方公里,人口4.1万。新辉公路过境。辖秀才庄、孟庄、石庄、块村营、北阎庄、小块、大块、王小屯、北招民庄、陈堡、东郭、北原庄、东招民庄、西招民庄14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机械、化工、电子、造纸等厂。农业主产小麦、玉米、棉花。
2024年10月,2024年淘宝镇名单发布,大块镇上榜。
2024年3月,大块镇被命名为2025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
2024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4年淘宝镇名单,大块镇榜上有名。
2024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4年淘宝镇,大块镇榜上有名。
2024年7月,大块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1955年设大块村中心乡。
1958年改为大块村公社。
1959年新乡县撤销,大块村公社划属新乡市。
1960年更名大块公社。
1961年复属新乡县。
1983年改设大块乡。
1996年改置大块镇。
2004年自新乡县划属凤泉区。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据村兴隆寺内经幢载:隋开皇十年(590)“南块村朱氏帅众……。”时为南块村。明永乐初,“秦氏从山西陵川九光迁此”(秦氏祠堂碑文)。在南边一块高地居住。…[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村北金华寺一石碑记载:元朝有齐、聂、许三姓在此居住,后聂、许二姓迁出。明万历年间魏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后因村内多出秀才,故名秀才庄又名秀林乡。…[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初期有范、孟两姓迁此,后范姓迁出,孟姓取村名为孟庄。…[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块村营一石姓秀才在本村调解民事未果,因觉有失脸面而迁出居此名石家庄。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村修西王母会庙碑记载:“村有码头,一段姓船工常…[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初,龚姓百户到此扎营,周围小村逐渐迁此居住,后村庄逐渐合并称块村营。…[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闫氏族谱记载,清初闫氏由小冀闫庄迁入块村营,后便于种地,光绪二年(1876)从块村营迁出。据《新乡县志》记载光绪十年转迁现址,名闫庄。1980年新乡…[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隋开皇十年(590)有北块村。明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民于此,因姓氏取有潘块村,苗块村,郝块村。到清康熙年间叫苗小块、郝小块、郭块村。后苗小块、郝小块…[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汉朝时建村,唐时名西小屯。明由王家屯更名为王小屯。…[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北招民村是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大块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村西永兴寺碑记载:唐时此处有人居住,宋时名陈堡。明洪武年间称东陈堡。明万历年间分前、后陈堡、郭庄三村。清同治七年(1868)恢复陈堡村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宋末郭姓迁居原庄东,渐成村落取名东郭。1948年属新乡县第二区。1955年12月属大块中心乡。1958年建东郭生产大队,属大块公社。1983年改为东郭…[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大块村兴隆寺经幢载,隋开皇十年(590)已有北原庄。元大德年间村东庙内一铁佛背上铸有“原庄”字样,又称北原庄。清末改名为原庄。1981年依新乡地区行…[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东招民村是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大块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西招民村是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大块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