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重渠乡 | 隶属:西平县 |
行政代码:411721201 | 代码前6位:411721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6 | 邮政编码:463000 |
车牌代码:豫Q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50.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万人 |
人口密度:约78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 |
重渠村位于柳堰河两岸,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汝南志》、1934年《西平县志》记载:“元大德年间,知县李不作于柳堰河上建桥。正德年间乡民张干、张贵昌以石而高大之,桥长九丈,宽一丈七,高二丈,为西平境内著名大桥,因同一水渠上两桥并行,故取名重渠桥,村以桥名,故曰重渠。”。
重渠乡位于西平县城南9公里处,东临上蔡,北依漯河,南靠驻马店,西距京广线6公里,107国道10公里,西上公路和京珠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总面积50.9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委,总人口4万人。
全乡地理是典型的黄淮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水充沛耕地5万亩,盛产小麦、玉米、芝麻、大豆、花生、红薯、莲藕、蒜苗等。猪、羊牛、兔、鸡存栏量名列全县第二位;食用菌发展较快,全乡共发展金针菇、平菇鸡腿300万袋;农副产品基本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农业总产值达1.1亿元。重渠乡历史悠久,境内有龙山文化遗址一处,属省级文保单位,遗址面积7500平方米文化层在两米以上文物埋葬丰富。游览胜地有“仙女池
2024年3月,重渠乡被命名为2025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
文化旅游:
耿庄遗址位于西平县重渠乡澍河坡村委耿组东,北临公路,西靠耿庄,东毗郭庄。遗址东西长250米,南北宽190米,面积近5万平方米。遗址呈台阶状,最高处1.8米左右。从遗址东部与南部断壁观察,其上
明设重渠村,始有重渠之名。
1934年分属重渠、仙侣2保。
1949年分属盆尧(二区)、金刚(三区)。
1956年属重渠中心乡。
1957年属重渠乡。
1958年成立东方红人民公社。
1961年成立重渠人民公社。
1983年改设重渠乡。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明代年间,因张、齐两姓在此建村,因齐姓人家人口户数少,故名张庄。…[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位于柳堰河沿岸,河上原有一座桥,后桥废,人们又在原址上重新建一座桥,故名重渠桥,后渐演变为重渠。…[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顺治年间,贾姓人氏自城北贾庄迁此建村,且在村北柳堰河上曾建有一桥,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回“回李庄”、“叶李庄”二村李庄二字,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正统年间,武姓始祖自谭店乡大武庄迁此建村,因常遭外地抢劫,故挖沟筑寨,被水包围,形似海中孤岛,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汪姓人氏在此建村,故名。1912年属西平县仙侣保。1949年属金刚区。1956年属重渠中心乡。1957年属重渠乡。1958年设立汪庄生产大队,属东方…[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永乐年间,樊姓人氏在此建村,且村周围曾筑有寨墙,始称樊寨,后逐渐分为前、后两村,因在前,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年间,丁姓始祖自河北保定县迁此建村,且曾在村周围筑有寨墙,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红澍河坡地内,故名。1912年属西平县重渠保。1949年属金刚区。1956年属重渠中心乡。1957年属重渠乡。1958年设立耿庄生产大队,属东方…[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敬姓人氏在此建村,故名。1912年属西平县仙侣保。1949年属金刚区。1956年属重渠中心乡。1957年属重渠乡。1958年设立敬庄生产大队,属东方…[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南徐村是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重渠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崇祯年间,王姓始祖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且位于柳堰河河湾处,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年间,罗、陈两姓在此建村,因陈姓人家人口户数少,且柳堰河在村内有一河湾,故名罗拐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