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葛店乡

地名:葛店乡隶属淮阳区
行政代码:411626206代码前6位:411626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94 邮政编码:466000
车牌代码:豫P行政级别:乡
辖区面积:约72.32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5.08万人
人口密度:约702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5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南宋时期,葛姓在此开茶馆和旅店,故名葛店。

基本介绍:

地处淮阳区东部,东与郸城县李楼乡毗邻,南邻淮郸公路,西与大连乡隔狼牙沟相望,北倚黑河与黄集乡为邻,距淮阳城区15千米,总面积72.32平方千米,辖25个行政村,147个自然村,301个村民组,总人口约8.2万人。辖区内有老黑河贯穿东西。相传,葛店乡因明代时期葛姓迁入建村,曾开设店铺称葛家店,简称葛店。近年来获得全市信访“四无”乡镇、全市“五四红旗”团支部、周口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集体等荣誉。

是全区规模较大的畜牧养殖地,近年来已逐步实现散乱养殖向规模化养殖转变,现有规模较大的肉猪、肉羊、蛋鸡养殖产业十余家,从畜牧业向特色大棚蔬菜种植产业转变。辖区内各种服装加工、板材加工产业逐渐兴起,

+查看详细葛店乡概况>>

历史沿革:

清同治十二年(1873)设葛店保。

1927年建第二区葛店。

1938年设立葛店区。

1946年属淮阳县第九区。

1949年设立葛店乡,属淮阳县第六区。

1965年改为葛店人民公社。

1984年更名为葛店乡。

2024年属淮阳区。

淮阳区 太昊伏羲陵景区
葛店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南宋时期葛姓在此开茶馆和旅店,故取名葛店。清末胡姓、袁姓、程姓由山西洪洞县陆续迁入此地,后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淮阳东部最大的集镇。…[详细]

大王庄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王庄村是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葛店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朱寨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朱氏家谱》记载,清代顺治四年(1646)朱姓来祖兄弟三人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当时规定同姓不让住在一起,兄弟三人经商议后老大守本姓朱姓,老二随母…[详细]

小徐楼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徐姓村民来祖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建村,后盖有楼房,因村庄比大徐楼小,取名小徐楼。…[详细]

孔王庄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年间连姓来祖从外地迁来择地定居,取村名为连庄。清雍正年间连姓衰败把村庄卖给了尹家,尹家从淮阳迁此居住。清乾隆年间有个举人王年然医术高明专给官员治…[详细]

杨楼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杨姓来祖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落户,取村名杨庄。后有一杨姓富户,盖了楼房,更名为杨楼。…[详细]

秦阁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永乐年间鲁姓来祖成龙成凤兄弟从山西洪洞迁来建立村庄,取名为鲁庄。后鲁姓主持建立一阁,改村名为鲁阁。清康熙年间秦姓来祖秦太吉从鹿邑迁来此处居住,后来秦…[详细]

徐寨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四年(1371)徐姓来祖徐丙立从山西省洪洞县西八里半石生桥迁来建村定居,取名徐庄。清咸丰年间为防匪患,村四周修了土寨,取寨名为宝山寨。但寨名没有…[详细]

邱张楼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永乐年间张姓从河北来此建村定居,取村名张庄。后来张姓富起来了,建了楼房,故改村名为张楼。清康熙年间邱氏来祖邱文奇迁入此村居住。后邱氏发户,备了酒席,…[详细]

朱庄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朱庄村是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葛店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梁寨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梁姓来祖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建村,取村名为梁庄。明万历年间梁姓富户盖了楼房,遂易村名为梁楼。清咸丰年间为防战乱与匪患,村周围修了寨墙,寨墙全…[详细]

陈庄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明初陈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居住,故取名陈庄。…[详细]

代集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代姓迁此居住建村,后起有集市,取村名为代集。…[详细]

贾庄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山西洪洞县战乱不断,当地居民分工迁民,其中贾姓村民迁到此地后建村居住,因贾姓较多,故取名贾庄。…[详细]

李瓦房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年间李姓来祖从太康县岳胡同迁来居住,因孤单便找来赵姓一户当邻居,取名为李庄。清乾隆年间李姓在此村发展壮大,人丁增多,后李姓居民盖了瓦房,故改李庄…[详细]

王关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王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居住,取名王庄。清代初期由王姓人主持在村东南头盖了一座关帝庙故改村名为王关爷庙,后简称王关庙。1966年王关庙被拆除,19…[详细]

薛寨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西汉时薛姓村民先祖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居住,因在庄上筑寨防匪,故取名薛寨。…[详细]

杜洼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清乾隆年间黄集有一杜姓会打烧饼,不断来此赶会打烧饼,后在此置了田地迁家落户建村,加之村庄地势低洼,故取名为杜洼。…[详细]

王集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王姓来祖从鹿邑县老王集迁入此地,后在通往淮阳至代集大道上起集市,故名王集。与白楼接壤,是淮阳县东北主要的农贸市场之一。…[详细]

姜楼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四年(1371)姜姓来祖姜言从山西洪洞县迁此择地而居,并建村落户。后人口增多,取村名姜庄。后有一富户盖了楼房,易村名为姜楼。清同治元年(1862…[详细]

李关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永乐年间李姓来祖李威迁此建村,后裔以来祖的名字命名,取名为李威庄。明万历年间陈姓在村南建一村,并盖有楼房,取村名为陈楼。村北建一村,取村名为蒋台陈楼…[详细]

大徐楼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徐姓来祖从南京东北东海县迁入,古有“家居东海(即东海县)三千里,移挪陈州十万家”之说,在此建村定居,取村名为徐庄。后徐姓在此发家致富,并在村内盖了…[详细]

徐集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正德年间徐姓来祖从该县郑集乡七里河迁此定居建村,取村名为徐庄。后来此村人丁兴旺,村庄扩大,迁出部分村民居于徐韩、李寨姜楼、小李庄等村。他们称呼其村为…[详细]

徐韩村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王姓来祖迁此建村居住,取名王庄。同时季姓从淮阳城区东季庄迁此建村定居,取村名季庄。清嘉庆年间季姓兴旺,徐姓从该乡徐集村迁到季庄居住。清道光年间韩姓…[详细]

孟堂村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宋代孟姓迁此建村居住取名孟庄。明洪武年间在修复太昊陵的同时以孟姓为主持人在村东北头盖了一座庙名青龙寺。清咸丰年间更名为孟堂。…[详细]

葛店乡特产

淮阳黄花菜

淮阳黄花菜双层六瓣,七芯健全,鲜菜色泽黄绿,干菜色泽黄褐,菜条肥厚,油分充足,香气浓郁。 淮阳黄花菜以优良的品质而著名。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化验,黄花菜蛋白质含量≥14.0%,氨


以下地名与葛店乡面积相当:
到葛店乡必去著名景点

葛店乡相关名人
葛店乡民俗文化
淮阳区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