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董周乡 | 隶属:鲁山县 |
行政代码:410423210 | 代码前6位:410423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5 | 邮政编码:467000 |
车牌代码:豫D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108.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13万人 |
人口密度:约38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4个行政村 |
据《鲁山地名志》载,明初此地有两村,相距150多米。北边董姓居住得名董村,南边周姓建村得名周庄。后随乡政府驻地迁移渐称今名。
鲁山县辖乡。1948年建董村区,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董周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9公里。面积108.3平方公里,人口5.4万。焦枝铁路和311国道穿境。辖五里头、贾王庄、七里头、八里仓、米章、尹庄、大袁庄、武庄、乔店、十里头、小集、和庄、杨树底、孔庄、南张庄、土楼王、西盆窑、平安、常庄、焦庄、西高村、董村、群虎岭、沈沟、沈庄、阎河、何家庄、杨树沟、石峡沟、蔡庄、铁家庄、龚庄、郝沟、场坊沟、兴龙岗、西马楼、小贾庄、黄背洼、双庙、汪家庄4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水稻、豆类、红薯。从事食用菌生产的农户颇多。古迹有十里头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西马楼汉代冶铁遗址。
2024年9月,董周乡被确定为2025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属庆云乡,分属十里保、太平保。
清嘉庆元年(1796)分属法里、庆里。
1943年属耿集镇。
1948年秋设鲁山县第八区。
1956年废区,分设董村、仓头、康庄3中心乡。
1958年成立董村公社。
1961年复董村区。
1969年复董村公社。
1982年更名董周公社。
1983年改设董周乡,属鲁山县。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村位于山的西侧洼地处,此处有多孔盆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村为张氏所建,原名张庄,1982年地名普查,位于董村东北张庄之南,冠以南字,取名南张庄。…[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期王氏迁此建土墙楼房,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庆云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庆里。1943年属鲁山县耿集镇。1949年属鲁山县张庄乡。195…[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孔姓人家在此建村较早,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庆云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盈里。1943年属鲁山县耿集镇。1949年属鲁山县张庄乡。195…[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袁庄村是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董周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殷庄村是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董周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铁氏迁此建村,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庆云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庆里。1943年属鲁山县耿集镇。1949年属鲁山县李庄乡。1956年属鲁…[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早期马姓始居于此,在河的西岸修建土楼,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期魏姓迁此定居,始名魏家,后人口增加,依山势低洼,周围盛长黄背草,始名黄背草洼,后简称黄背洼。…[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中汪姓人氏较多,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庆云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庆里。1943年属鲁山县耿集镇。1949年属鲁山县马楼乡。1956年…[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碑记载:“清朝建庙,民国年间重修此庙,鲁山县城西北四十五里,横山街路东、西,有庙两座,简称双庙。”村建在“双庙”之北,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后的龙脖而得名。曾名斩龙岗,后更名为兴龙岗。…[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始有武姓居此,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庆云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庆里。1943年属鲁山县耿集镇。1949年属鲁山县十里乡。1956年属鲁山…[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北为鲁山至耿集、下汤古道,乔氏在此设饭店,建村,曾名乔家店,后简称乔店。…[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十里村是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董周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此处经常有小型集市,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庆云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庆里。1943年属鲁山县耿集镇。1949年属鲁山县小集乡。1956…[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中杨树较多,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庆云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庆里。1943年属鲁山县耿集镇。1949年属鲁山县小集乡。1956年属鲁…[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期史姓迁此,因村前有湖,得名湖庄。曾名胡家庄,后易名和庄。…[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期常姓迁此建村,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庆云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庆里。1943年属鲁山县耿集镇。1949年属鲁山县余庄乡。1956年属…[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1915年前后余庄冯姓迁来定居,为避匪祸,名平安庄。1961年昭平台水库淹没区移民,在平安庄西建村,称西平安,统称平安庄,简称平安。…[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时焦姓人家迁此定居,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庆云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庆里。1943年属鲁山县耿集镇。1949年属鲁山县余庄乡。1956…[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村内董姓居多,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庆云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庆里。1943年属鲁山县耿集镇。1949年属鲁山县董村乡。1956年属鲁山…[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古时沈姓在此地定居,地处山沟口,故名沈沟。…[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此山岭有成群老虎出没,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庆云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庆里。1943年属鲁山县耿集镇。1949年属鲁山县沈沟乡。195…[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高姓始居于此,位于河的西畔,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庆云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庆里。1943年属鲁山县耿集镇。1949年属鲁山县李庄乡。1…[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闫姓始居,西临七里河,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庆云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庆里。1943年属鲁山县耿集镇。1949年属鲁山县李庄乡。1956…[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沈姓人家在此建村较早,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庆云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庆里。1943年属鲁山县耿集镇。1949年属鲁山县沈沟乡。195…[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何姓人家在此建村较早,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庆云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盈里。1943年属鲁山县耿集镇。1949年属鲁山县魏庄乡。195…[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中杨树较多,且地处山沟之中,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庆云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盈里。1943年属鲁山县耿集镇。1949年属鲁山县李庄乡…[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处峡谷两侧,有连山石,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庆云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盈里。1943年属鲁山县耿集镇。1949年属鲁山县董村乡。195…[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场房村是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董周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郝姓人家在此建村较早,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庆云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庆里。1943年属鲁山县耿集镇。1949年属鲁山县龚庄乡。195…[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龚姓人家在此建村较早,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庆云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庆里。1943年属鲁山县耿集镇。1949年属鲁山县龚庄乡。195…[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蔡姓人家在此建村较早,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庆云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庆里。1943年属鲁山县耿集镇。1949年属鲁山县第七区后洼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