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马楼乡 | 隶属:鲁山县 |
行政代码:410423214 | 代码前6位:410423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5 | 邮政编码:467000 |
车牌代码:豫D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150.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8万人 |
人口密度:约53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58个行政村 |
据《鲁山地名志》载,马姓建楼,得名马家楼,简称马楼。
鲁山县辖乡。1951年属释寺区,1958年建马楼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面积150.9平方公里,人口8万。311国道穿境。辖马楼、贾集、释寺、梁庄、商峪口、庹村、尧场、彭泉村、南坡、丁楼、吴洼、宋口、麦庄、大程庄、小程庄、大赵楼、良西庄、冢留、杨庄、仓房庄、苏庄、双柳树、高岸头、虎营、老将庄、郝楼、官庄、陈庄、铁寨垣、宋庄、朱兰庄、新韩庄、关庙杜、永乐庄、薛寨、绰楼、孙庄、湖泉店、沙渚王、娘娘庙、官店、楼张东、楼张西、小庄、马塘庄、何寨、燕楼、丁庄、甘树里、山岔口、园盘、许庄、沙庄、小石门、碾盘庄、董庄、里王庄57个村委会。矿藏有大理石、铅锌、水晶石。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花生、烟
2024年8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马楼乡(蛋鸡)榜上有名。
2024年9月,马楼乡被确定为2025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2024年5月,马楼乡被确定为2024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明嘉靖年间属大宁乡。
清嘉庆年间分属良里、遵里、易里和物里。
民国末为中正乡。
1949年分属三区(张良)和六区(瀼河)。
1956年区废,改称马楼中心乡。
1958年成立马楼公社。
1961年复马楼区。
1969年复马楼公社。
1983年改设马楼乡,属鲁山县。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马姓建楼取名马家楼,后易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大宁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物里。1943年属中正乡。1949年属马楼乡。1956年属马楼中心…[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村地理位置优越形成集市,贾姓居多,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山东洪洞县孙氏落户,建佛爷庙取名庙上,后村庄四周起寨墙取名寨里。以释迦牟尼寺得名释寺。…[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内梁姓居多,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大宁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物里。1943年属中正乡。1949年属释寺乡。1956年属马楼中心乡。19…[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时产灵药,有药草商会,取名商峪灵药村,后易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内庹姓居多,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大宁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物里。1943年属中正乡。1949年属马楼乡。1956年属马楼中心乡。19…[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尧场村是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马楼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王庄,彭山泉水穿村注入澎河,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大宁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物里。1943年属中正乡。1949年属丁楼乡。1956年…[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位置偏南,且在半山坡之上,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大宁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物里。1943年属中正乡。1949年属马楼乡。1956年属马…[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曾名周楼,后易名丁楼。明嘉靖三年(1552)属大宁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物里。1943年属中正乡。1949年属丁楼乡。1956年属马楼中心乡。…[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清代吴阁老在此居住,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大宁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物里。1943年属中正乡。1949年属马楼乡。1956年属马楼中心…[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宋姓建村,位于彭河水出口处,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大宁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物里。1943年属中正乡。1949年属张良乡。1956年属铁…[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王莽撵刘秀,刘秀在此喝过麦仁汤,后形成村落,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与小程庄相对,村较大,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大宁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遵里。1943年属中正乡。1949年属程庄乡。1956年属张良中心…[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始有赵氏建楼,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大宁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遵里。1943年属中正乡。1949年属程庄乡。1956年属张良中心乡。19…[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程姓最早迁居,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大宁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遵里。1943年属中正乡。1949年属程庄乡。1956年属张良中心乡。19…[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宋代从山西村庄迁此建村,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大宁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遵里。1943年属中正乡。1949年属程庄乡。1956年属张良中…[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古时东西两头各有一冢,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永安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物里。1943年属中正乡。1949年属孙庄乡。1956年属马楼中…[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杨姓最早迁居,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大宁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易里。1943年属中正乡。1949年属杨庄乡。1956年属马楼中心乡。19…[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官姓始居于此,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大宁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遵里。1943年属中正乡。1949年属铁寨垣乡。1956年属铁寨垣中心乡。…[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陈姓居住较多,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大宁乡。1943年属中正乡。1949年属铁寨垣乡。1956年属铁寨垣中心乡。1958年更名为陈庄大队,属宋…[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清康熙陈公官拜参将之职,取名参将庄。后叶氏设仓房于此,形成村落后取名。…[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苏姓最早迁居,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大宁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易里。1943年属中正乡。1949年属杨庄乡。1956年属马楼中心乡。19…[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南侧原有两粗柳树,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大宁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易里。1943年属中正乡。1949年属杨庄乡。1956年属马楼中心乡…[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沙河河床此处极低,形成丈余高崖头,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时村北林中有虎,后形成村落,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大宁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易里。1943年属中正乡。1949年属虎营乡。1956年属…[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老介庄,清老将陈枢,曾受康熙帝诏封为昭勇将军,解甲屯垦此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郝姓迁此建楼,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大宁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遵里。1943年属中正乡。1949年属永乐乡。1956年属铁寨垣中心乡。1…[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周姓最早迁居,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永安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物里。1943年属中正乡。1949年属孙庄乡。1956年属马楼中心乡。19…[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多以香元果树作围墙,始名铁梨寨垣,后易名。…[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宋氏最早迁居,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大宁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遵里。1943年属中正乡。1949年属铁寨垣乡。1956年属铁寨垣中心…[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始有牛栅栏,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大宁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遵里。1943年属中正乡。1949年属关庙杜乡。1956年属铁寨垣中心乡。…[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金、王、孙、韩最早迁居取名金王孙韩庄,后易名。…[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始名对城村,后毁于洪水。唐杜甫后裔建村在关爷庙东,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一知县查访,见村民乐于柳编,遂取名。…[详细]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薛姓最早迁居,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大宁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物里。1943年属中正乡。1949年属燕楼乡。1956年属马楼中心乡。19…[详细]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从山西移来绰、刘二姓,取名绰刘。后绰氏建楼,形成村落,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内孙姓最早迁居,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大宁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易里。1943年属中正乡。1949年属六区孙庄乡。1956年属马楼中心…[详细]
区划代码:~23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始有店铺设在湖畔,湖内泉水不竭,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大宁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易里。1943年属中正乡。1949年属六区湖泉店乡。19…[详细]
区划代码:~24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有一娘娘庙,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大宁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物里。1943年属中正乡。1949年属楼张乡。1956年属马楼中心乡。19…[详细]
区划代码:~24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名有两说:一说王屠夫始居,取名杀猪王或杀猪娃。二说沙为碎石,渚为水中小块陆地,汪为汪洋,以地势地形取名。…[详细]
区划代码:~24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有官姓设店铺于此,凿井掘出石棺材,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4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楼张东村是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马楼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4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楼张西村是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马楼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4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崔、王、庞、曾四姓始居,称四人庄,口传筱庄,后易名。…[详细]
区划代码:~24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马方庄,以古人姓名取名,后易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大宁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物里。1943年属中正乡。1949年属六区马塘庄乡。195…[详细]
区划代码:~24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有干枯大树,树下建房居住,称干树底,后李姓在此发迹,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4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曾氏大将军争战于此,问住户,答曰:愚民姓何也,即取名何寨。…[详细]
区划代码:~24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一燕姓中进士,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大宁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物里。1943年属中正乡。1949年属燕楼乡。1956年属马楼中心乡。…[详细]
区划代码:~25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丁氏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此定居,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5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北山有口可通车马,仿若山裂缝,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大宁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物里。1943年属中正乡。1949年属山岔口乡。1956…[详细]
区划代码:~25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园盘村是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马楼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5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许姓最早迁居,故名。清嘉庆元年(1796)属物里。1943年属中正乡。1949年属山岔口乡。1956年属山岔口中心乡。1958年更名为许庄大队,属山岔…[详细]
区划代码:~25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沙姓最早迁此建村,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大宁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物里。1943年属中正乡。1949年属山岔口乡。1956年属山岔口中心…[详细]
区划代码:~25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小石门村是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马楼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5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时建村,村东河内有大碾盘,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大宁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物里。1943年属中正乡。1949年属山岔口乡。1956年属…[详细]
区划代码:~25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王姓居多,村处山沟里,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大宁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物里。1943年属中正乡。1949年属山岔口乡。1956年属山岔口…[详细]
区划代码:~25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董姓最早迁此建村,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大宁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物里。1943年属中正乡。1949年属山岔口乡。1956年属山岔口中心…[详细]
“张良姜,临颖蒜,八龙白菜吃不厌”,“石桥萝卜张良姜,神后的闺女不用相”。在豫西南一带留传至今的谚语,都说到了张良姜。这张良姜就出产于河南鲁山县张良镇,有2200多年的种植历史。张良镇的名字就源于西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