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瓦窑沟乡 | 隶属:卢氏县 |
行政代码:411224205 | 代码前6位:411224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8 | 邮政编码:472000 |
车牌代码:豫M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247.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4万人 |
人口密度:约5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2个行政村 |
地处山沟,原街西一里处有砖瓦窑,故名瓦窑沟。
瓦窑沟乡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西南山区,地处两省三县交界,东与南阳市西峡县相邻,西与陕西省商南县接壤,县内与朱阳关镇、五里川镇、狮子坪乡为邻是南水北调重要水源区。209国道穿境而过,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73公里,距三淅高速朱阳关站12公里,南与312国道相接,交通、通讯便利,是出入三门峡、卢氏县的南大门。全乡总面积
25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150亩,辖11个行政村、134个居民组、3912户13739口人,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境内山大沟深,林地面积3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7%以上,具有生态资源,林木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边境贸易四大资源优势。是全县旅游要素最全、品种最多的乡镇,主要有
古称兴隆镇。
后为朱阳关镇。
1950年划分为葛榜沟、瓦窑沟、里墁坪、龙泉坪4个小乡,属五里川区。
1952年属朱阳关区。
1958成立瓦窑沟公社。
1984年改设瓦窑沟乡。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50年代至80年代此地有一座大型油坊,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该位于山沟内,原来修有一个较大的砖瓦窑,故名瓦窑沟,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清代出过一位耿姓天官而得名耿家店。1958年成立耿家店大队,属五里川公社。1961年划归瓦窑沟公社。1984年改为耿家店村民委员会,属瓦窑沟乡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位于淇河支流大牌楼沟内,地势相对比淇河床高,故名上河。…[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位于淇河岸边一里宽的平坦地段,故名里曼坪。…[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里曼坪之下,且临淇河,故名下河。1958年成立下河大队,属五里川公社。1961年划归瓦窑沟公社。1984年改为下河村民委员会,属瓦窑沟乡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处淇河岸边,地势平坦,村落附近有一山洞,传曾有龙盘踞,且有一股清泉,从洞中流出,故名龙泉坪。…[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胡姓迁此坪定居,故名。1958年成立胡家坪大队,属五里川公社。1961年划归瓦窑沟公社。1984年改为胡家坪村民委员会,属瓦窑沟乡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辖区因位于高河流域,故名高河。1958年成立高河大队,属五里川公社。1961年划归瓦窑沟公社。1984年改为高河村民委员会,属瓦窑沟乡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山沟像一个巨大的罐子,故名。1958年成立观沟大队,属五里川公社。1961年时划归瓦窑沟公社。1984年改为观沟村民委员会,属瓦窑沟乡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此山出过凤凰,故名。1958年成立凤凰大队,属五里川公社。1961年划归瓦窑沟公社。1984年改为凤凰村民委员会,属瓦窑沟乡。2024年和西大坪村合…[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多年前山上有一个石马山寨,而得名。1958年成立古寨大队,属五里川公社。1961年划归瓦窑沟公社。1984年改为古寨村民委员会。2024年4月庙上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