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双槐树乡 | 隶属:卢氏县 |
行政代码:411224203 | 代码前6位:411224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8 | 邮政编码:472000 |
车牌代码:豫M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130.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7599人 |
人口密度:约5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0个行政村 |
村内有两棵老槲树,因名双槲树。后槲树年迈枯死,又以街上关帝庙内有两棵槐树,枝叶茂盛、树冠高大,改名双槐树。
双槐树乡位于卢氏县西南部深山区,地处熊耳山南麓,位居豫陕交界处,东与五里川镇相邻,西与官坡镇接壤,南与狮子坪乡为邻,北与双龙湾镇毗连,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47.5公里。全乡辖双槐树、庆家沟、西茄、石门、香山、寺合院、东川、西川、北川、桃花(东桃花、中桃花、西桃花3个村合并)等10个行政村,109个居民组,3301户,总人口12259人,其中农业人口11947人。境内东、西桃花河,东、西茄子河汇成老鹳河支流,自西北向东南流入五里川境。
双槐树是一片具有悠久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双槐树人民为卢氏的解放做出了应有贡献。1934年12月,红二十五军完成战略大转移进入陕西后,留下的红七十四师,建立了以
2024年12月,双槐树乡被河南省爱卫办确定为2025年度河南省健康乡镇。
2024年9月,双槐树乡入选2024年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
2024年1月,河南省爱卫会命名双槐树乡为2024年度河南省健康乡镇。
2024年12月,第七批河南省省级生态乡镇名单公布,双槐树乡上榜。
1949年后属五里川第六区。
1951年分设第七区。
1956年改设中心乡。
1958年成立五里川公社。
1961年划为小公社,属五里川区。
1965年撤区,又并入五里川公社。
1974年析设双槐树公社。
1981年并入五里川公社。
1984年改设五里川乡,同时析双槐树乡。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希望搬迁群众的生活充满阳光,积极向上。2024年修建的易地搬迁安置点,居住搬迁群众。2024年,为方便服务群众,成立向阳社区居民委员会,属双槐树乡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此地早年有槲树两颗,原名“双槲树”。后因槲树死长槐,故改名“双槐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是很深的山沟,下边修了一个大坝,就像石门一样,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位于西茄子河内,故名。1958年成立西茄大队,属五里川公社。1961年划归双槐树公社。1965年复归五里川公社。1967年划归狮子坪公社。1975年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辖区位于香山庙四周,故名“香山”。1958年成立香山大队,属五里川公社。1961年划归双槐树公社。1967年划归狮子坪公社。1975年复归双槐树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位于寺合院而得名。1958成立寺合院大队,属五里川公社。1961年划归双槐树公社。1965年复归属五里川公社。1967年划归属狮子坪公社。1975年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群众居于东边小河边,故名。1958年成立东川大队,属官坡公社。1975年划归双槐树公社。1984年东川大队改为东川村民委员会,属双槐树乡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群众居于西边小河边,故名。1958年成立西川大队隶属官坡公社。1975年划归双槐树公社。1984年西川大队改为西川村民委员会,属双槐树乡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群众居于北边小河边,故名。1958年成立北川大队,属官坡公社。1975年划归双槐树公社。1984年北川大队改为北川村民委员会,属双槐树乡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群众多居于桃花沟内,故名。1958年成立桃花大队,属五里川公社。1961年划归双槐树公社。1965年复归五里川公社。1967年划归狮子坪公社。197…[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