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林七乡

地名:林七乡隶属民权县
行政代码:411421206代码前6位:411421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70 邮政编码:476000
车牌代码:豫N行政级别:乡
辖区面积:约50.9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2.68万人
人口密度:约526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3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清乾隆后期,此处为黄河渡口,林氏在此摆渡为生,因林排行第七,故名林七口。

基本介绍:

河南省民权县林七乡位于民权县城东北部19公里处,辖23个行政村,3.7万人,4.2万亩耕地,总面积4420公顷。相传在清朝乾隆后期,此处为黄河渡口,林氏在此摆渡为生,因其排行第七,故名林七,原属睢州。1983年建乡,乡政府所在地驻林七集至今。

林七乡区位优越,是民权县东北乡镇的中心区域,鲁豫两省结合部,东临古宋商丘,西壤七朝古都开封,南望豫东重镇周口,北接牡丹之乡菏泽。交通便利,南临陇海铁路和310国道,距连霍高速公路民权出口处21公里,国电集团2X600MW大电厂距此仅3公里,西 靠民荷公路,省级民曹公路贯穿全境,县级民顺,民闫公路纵贯东西,林宁公路横穿南北。电力电讯基础设施日益完

+查看详细林七乡概况>>

历史沿革:

古为商都部落属地。

周之采邑。

后为古戴国腹地。

秦以后,甾县、谷县、考城、考阳、成安、戴邑及东梁州、北梁郡治所皆设乡境。

明至清属考城县。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归睢州。

1928年划归民权县,设林七(三)区。

1955年撤林七区设林七乡。

1958年设林七人民公社。

1963年复设林七区。

1965年废区复设林七人民公社。

1983年废社置林七乡至今。

民权县 庄子文化旅游景区
王岗村

清嘉庆年间,王氏自王桥迁此,筑一大岗宝居,故名王岗。…[详细]

金庄村

清乾隆年间,金氏自褚庙张仙庙迁此建村,故名金庄。…[详细]

郭庄寨村

清中叶,郭姓自老郭庄迁此,同治年间,郭姓倡议筑寨,筑寨后称郭庄寨。…[详细]

郭庄村

清朝康熙年间,郭姓由山东定陶县迁此,取村名郭庄。…[详细]

高庄村

清道光年间,高姓由山东曹县迁此,故名高庄。…[详细]

李岗村

明初,李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一牌坊,名李牌坊。清乾隆年间,黄水淹村,水退后,重建一村于土岗之上,故名。…[详细]

杨庄村

明初,杨氏自江南六安州迁此居住,故名杨庄。…[详细]

王各庄村

清朝中叶,有王氏自山东定陶迁此,后又有葛姓迁此,易村名王葛庄,后简写为王各庄。…[详细]

蔡堂村

明洪武年间,蔡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修一庙堂,取村名为蔡堂。…[详细]

前园村

清同治年间,原为山东曹县吕园子财主吕姓的柴园,有褚庙乡尤楼张氏到此租田耕种,兼为吕家看守柴园,因在吕园子前,称前园子。1983年更名为前元。…[详细]

郑庄村

明万历末年,郑氏自曹县魏湾迁此,开垦黄河滩地,故名郑庄。以村名命名。…[详细]

王双楼村

明末,王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盖了两座楼,故名王双楼村。…[详细]

夏庙村

明初,李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清初,建“全神庙”一座,康熙年间,夏姓自山西洪洞县迁居庙东侧,后称夏庙。…[详细]

付庄村

明洪武年间,付姓自山东曹州迁此建村,故名付庄。…[详细]

王庄村

清朝康熙年间,王朝聘举家由山东省成武县王堂村迁此。…[详细]

林西村

清朝乾隆后期,此处为黄河渡口,林氏在此摆渡为生,因其排行第七,故名林七口。后因林七被划分为东西两个村委会,所以叫林西。…[详细]

安庄村

安氏从山西洪洞县迁居顺河流通,后由流通迁居到此,取村名安庄。…[详细]

何庄村

十八世纪初,何氏后裔自山东西台集迁此,故名。…[详细]

范关庙村

明洪武元年,有范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筑关羽庙一座,故称范关庙。…[详细]

林东村

相传在清朝乾隆后期,此处为黄河渡口,林氏在此摆渡为生,因其排行第七,故名林七。后因林七被划分为东西两个村委会,此村在东边,故名。…[详细]

司庄村

明永乐年间,司姓自山西洪洞县迁居兰封司胡同,清康熙年间迁司楼,同治年间司楼在此设下一村子,故名司庄。…[详细]

杨堂村

相传明朝燕王征北,路径此地,有一杨姓部下身患重病,留此疗养,康复后居此,渐成村庄名杨庄。后修一庙堂,易名杨堂。…[详细]

焦庄村

清道光末年,焦庭训举家从孙道口迁此,故名焦庄。…[详细]


以下地名与林七乡面积相当:
到林七乡必去著名景点

林七乡相关名人
  • 张偃
  • 张坐 西汉南宫侯
  • 张敖 (前241~前182) 西汉开国功臣,西汉十八侯
  • 蔡谟 (281~356) 中兴三明
  • 张嫣 (前202~前163) 汉惠帝刘盈皇后
  • 林七乡特产与美食
    林七乡民俗文化
    民权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