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赊湾镇 | 隶属:泌阳县 |
行政代码:411726107 | 代码前6位:411726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6 | 邮政编码:463000 |
车牌代码:豫Q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66.4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73万人 |
人口密度:约26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5个行政村 |
据传明初王姓由南阳迁来定居,后为防匪,赊出本族五顷四亩河湾地作资建寨,得名赊湾寨,俗称赊湾。
赊湾乡位于河南省泌阳县西部,东靠县城,西与南阳接壤,辖20个村,143个自然村,213个村民组,42915人,耕地面积76945亩,全乡总面积80平方公里。
赊湾乡是个农业大乡,泌水河、甜水河、东西南北流经全境,驻南53省道横贯全境,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盛产,经济作物以棉花、花生、油菜、大豆、芝麻、烟叶为主,沿河两岸蔬菜大棚生产的反季节绿色蔬菜远销安徽、湖北、河北等省、市,被称谓"泌阳西菜园"。
近年来,赊湾乡注重发展小集镇建设,使全乡两个集镇达到规范化要求,被市委、市政府定为综合开发改革试点乡,制定多项优惠政策,为经商办企业提提供宽松环境。
2024年9月,赊湾镇被确定为河南省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乡镇。
2024年9月,赊湾镇被确定为2025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2024年1月,第五批河南省省级生态乡镇名单公布,赊湾镇上榜。
明初称赊湾,始有赊湾之名。
明属泌阳县毗阳保。
清属毗阳保灵稷铺。
1913年属毗阳区灵稷铺乡。
1931年撤区设龙泉乡。
1947属泌西县双庙区。
1956年建立赊湾中心乡。
1957年属县直赊湾乡。
1958年3月改称赊湾乡。
同年10月,属赊湾管理区。
1959年3月成立赊湾人民公社。
1961年改为赊湾区。
1969年复为赊湾人民公社。
1983年改设赊湾乡。
2008年撤乡设赊湾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明代,王姓由南阳迁此立村,后富甲一方,清代为防匪患,赊出五顷河湾地为资筑寨,以赊地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末,杨姓从山西洪洞迁此立村,因位于高岗上,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刘岗村是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赊湾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李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以压香、开油坊为生,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董姓在此立村,因处高岗上,故名。1912年设陈庄村公所。1941年属泌阳县龙泉乡。1947年属泌西县双庙区。1949年属泌阳县双庙区。1956年…[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王、闫两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关冯村是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赊湾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王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前村旁有一柿树园,故名。1912年设柿园村公所。1941年属泌阳县龙泉乡。1947年属泌西县双庙区。1949年属泌阳县双庙区。1956年属赊湾区。…[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康庄村是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赊湾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田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康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因居住人口较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马姓在此始居,且建有一座土楼,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穆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子较大,人较多,故名。1912年设穆庄村公所。1941年属泌阳县龙泉乡。1947年属泌西县双庙区。1949年属泌阳县双庙区。1956年县直赊湾乡。…[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闫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详细]
羊册的白菜、春水的葱,张湾的萝卜脆凌凌”。这句顺口溜在泌阳已流传了一百多年,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尽知。张湾,隶属于赊湾镇闫庄行政村。湍急的泌阳河水自偏东南方向而来,在张湾村东北头形成一个大回弯,河面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