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太行街道 | 隶属:沁阳市 |
行政代码:410882003 | 代码前6位:410882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1 | 邮政编码:454100 |
车牌代码:豫H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15.9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98万人 |
人口密度:约312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9个社区、8个行政村 |
市区北部为太行山脉,故名。
太行街道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面积15.95平方千米,1995年设立。1997年,面积9.5平方千米,人口1.9万,辖秦谷沱、罗庄、清平、亢庄4个居委会和水南关、马坡、白庄、朱庄、丁庄、秘涧、西沁阳、西义合、北关庄、东沁阳、毛庄、东义合12个行政村。人口24937人,2006年,辖8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清平居委会、罗庄居委会、秦谷沱居委会、亢庄居委会、马坡居委会、丁庄居委会、朱庄居委会、水南关居委会、白庄村、秘涧村、西义合村、西沁阳村、东沁阳村、北关庄村、东义合村、毛庄村。
文化旅游:
马坡村八卦掌研习所旧址位于沁阳市太行办事处马坡村东北部,坐北面南,东临张氏祠堂。主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有前廊,单檐硬山,灰板瓦盖顶,灰砖土坯墙体,白灰抹面,石质台阶。内置木质楼板,明间开门
清代属利下乡一图。
1935年属沁阳县第一区。
1956年属北关乡。
1958年属城关公社。
1961年属水北关公社。
1966年属城关公社。
1983年划入城关乡。
1989年分属城关乡、王曲乡。
1995年撤销城关镇、城关乡,将城关镇、城关乡及城区周边部分村庄融合设立太行等4个街道。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1949年属沁阳县第四区。1952年属第六区。1955年属王曲中心乡。1956年成立清平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王曲乡。1958年8月成立清平村农业生…[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1949年成立罗庄村公所,属沁阳县第四区。1952年属第六区。1955年属王曲中心乡。1956年成立罗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王曲乡。1958年8月成…[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1949年属沁阳县第四区。1952年属第六区。1955年属王曲中心乡。1956年成立秦谷沱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王曲乡。1958年8月成立秦谷沱农业生…[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1949年成立亢庄村公所,属沁阳县第四区。1952年成立亢庄村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第六区,1955年属王曲中心乡。1956年成立亢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1949年成立马坡村公所,属沁阳县第四区。1952年成立马坡村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第六区。1955年属王曲中心乡。1956年成立马坡高级农业生产合作…[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1949年成立丁庄村公所,属沁阳县第四区。1952年成立丁庄村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第六区,1955年属王曲中心乡。1956年成立丁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明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朱姓来此建村,取名朱家庄,简称朱庄。…[详细]
水南关村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区的东北角,团结路北端,沁河的南岸,距焦作市35公里,距洛阳约70公里,距郑州约100公里,均有高速公路连接,交通便利。…[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2007年成立,属沁阳市太行街道。…[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清朝,三户白姓迁此建村,故名。1949年属沁阳县第四区。1952年属第六区。1955年属王曲中心乡。1956年成立白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王曲乡。1…[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内石雕老虎座上镌刻:村名虎头村。后因秘涧水从村中流过,遂改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经幢纪》(宋天圣八年)载:宋时村名。原名西金华,相春秋时,孔子周游列国经此,村民出迎,恰与东金华村(今东义合)村民一齐接到孔子。孔子说:“两村真是心…[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沁河之北,故名沁阳,后为与村东的同名村相区别,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宋旧村名。因地处沁河之北,又在西沁阳之东,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山西省洪洞县移民关姓迁此,得名关庄。又因地处沁河城区之北,故名北关庄。…[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民与西荒庄村民不约而同一起迎接孔子,孔子夸赞说:“两村真是心同意合啊!”遂改村名为东意合,沿用中演化为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时这一代地势低洼,东义合和这个村均处在茫茫大水之中,远望东义合好似一只船,这个村好似船的锚,其间一条小路好似锚链,故取名锚庄,后谐音演化为毛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