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板店乡 | 隶属:汝南县 |
行政代码:411727212 | 代码前6位:411727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6 | 邮政编码:463000 |
车牌代码:豫Q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5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19万人 |
人口密度:约38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4个行政村 |
元代,在此修建石板桥,得名板桥屯。清称板桥店,为汝阳县辖44店之一,后简称板店。乡因此得名。
汝南县辖乡。1949年设板店乡,1953年属城郊区,1955年属玉皇庙中心乡,1958年建板店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8.5公里,面积57平方公里,人口3.3万。宿鸭湖水库一干一支渠横穿南部。辖板店、苏庄、玉皇庙、魏岭、彭营、北潘庄、唐营寨、冯屯、柴庄、杨洼、顾庄、王庄、仲庄、刘营14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盛产西瓜。
2024年3月,板店乡被命名为2025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
2024年9月,板店乡被确定为2024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清代为汝阳县板桥店。
1913年属汝南县。
1935年属一区板桥店。
1938年分属一区板桥、民有、荆南、天屏联保和五区常河乡联保。
1940年设板桥镇。
1951年属五区殷湾、彭营、苏庄、冯屯、李庄乡和一区老祖庙、胡庙7乡。
1955年属城郊区。
1956年属玉皇庙中心乡玉皇庙、陈庄、胡庙乡。
1957年属玉皇庙乡。
1958年属红光公社。
1961年属城郊区玉皇庙公社。
1962年复属红光公社。
1975年成立板店公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元代,有一石板桥,始名板桥屯,又称板桥店,后简称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清初,苏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繁衍成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永乐年间,杨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繁衍成村。清光绪十四年,又迁来几户人家,因村处洼地得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冯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清初,仲姓夫妇从山东泗水县迁此定居,名仲庄,后分前后两村,此村居南,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末年,王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形成村庄,故名王庄。…[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唐代曾有部队驻扎。清末,周围村民为维护治安,成立保安组织,时称保安寨。1913年,以唐志方为头率众组织筑寨,故名唐营寨。…[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顾姓由今三门闸街道迁来,垦荒成村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崇祯年间,彭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繁衍成村,故名彭营。…[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周、董两姓迁居,后两家遭灾,迁居他乡,地卖给柴姓,得名柴庄。…[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唐建玉皇庙,用于供奉玉皇大帝,遵从道教。因庙宇规模宏大,香火旺盛,村以此庙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潘姓始居此,名潘庄。因与南余店乡的潘庄重名,以方位区分,更名为北潘庄。…[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万历年间,皇宫官员刘崇部队在此驻扎,得名刘营。…[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魏姓由外地迁此,在土岭上定居得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