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狮豹头乡 | 隶属:卫辉市 |
行政代码:410781201 | 代码前6位:410781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3 | 邮政编码:453000 |
车牌代码:豫G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9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694人 |
人口密度:约6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42个行政村 |
境内有两个山头,一个形似狮子头,一个形似豹子头,故称狮豹头。
卫辉市辖乡。1958年建狮豹头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市境北部,距市区30.5公里。面积94平方公里,人口1万。主要河流为沧河,有塔岗、狮豹头两座水库。卫(辉)土(池)公路穿境。辖塔岗、东沟、柳树沟、羊湾、小店河、龙卧、砂掌、黄叶、白寺、罗圈、正面、范坡、里峪、山岭、雪白庄、猿猴沟、北狮豹头、李沿沟、南岭1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
2024年4月,2024年河南省省级生态乡镇名单公布,狮豹头乡榜上有名。
文化旅游:
卫辉市跑马岭休闲生态园位于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狮豹头乡境内,总面积12000亩,是国家AA级风景区,具有优越的自然景观与丰富的人文景观。跑马岭休闲生态园东距107国道20公里,京珠高速公路2
三塔沟古村寨抗日炮楼旧址位于河南省卫辉市狮豹头乡定沟三塔沟村,三塔沟古村建于清末民初,为徐家六世同居老宅,形成独立的自然村。该村独立一体、有着极强防御功能,四周是高高的寨墙。房屋全部由石头砌
三塔沟古村建于清末民初,为徐家六世同居老宅,形成独立的自然村。该村独立一体、有着极强防御功能,四周是高高的寨墙。房屋全部由石头砌成,沿河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因村旁有三个天然石柱,好似铁塔,故
小店河清代民居建筑群,位于卫辉市城西北太行山东麓,距市区26公里处的狮豹头乡小店河村,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由阎氏第十世宗祖阎榜所建,有十几个深宅大院,格局保留尚好,但很多老宅子在自然损毁.
重修皇姑庵碑记位于卫辉市狮豹头乡里峪村,为卫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碑为界,向南2米,向北2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缘为界,四周向外延伸3米。
1942年属汲县第一区。
1955年设狮豹头乡。
1958年为狮豹头公社。
1973年划分为东拴马、大池山、狮豹头3个公社。
1983年改设狮豹头乡。
1988年撤汲县设卫辉市,属之。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该地多砂,地形似手掌,明万历年间移民在此建村,名为砂掌。…[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本村北面山岗上,唐时建有一个八角塔(现已毁),之后住下人家形成村落,起名塔儿岗,后简化为塔岗。…[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前村民在塔岗水库溢洪道处居住东边有个沟,取名东沟。1958年修塔岗水库,村庄全部后移,住在东边的叫东后庄,住在西边的叫西后庄。在塔岗东西沟旁,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沟口有棵大柳树,故名。1948年属汲县第一区。1955年属狮豹头乡。1958年为柳树沟大队,属狮豹头公社。1983年为柳树沟村民委员会,属狮豹头乡。…[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杨姓建村,村出沧河大弯处,像羊角,取名羊角湾,后简称为羊湾。…[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李姓建村,沿沟边开荒种地,取名李沿沟。又一说山势象犁沿,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有一户在沧河边开一小店铺,以后在此落户建村,得名小店河。…[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西有一座较长的大山酷似卧龙,至本村突然突起,如同卧龙抬头,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末建村于塔岗村南的山岭上,得名。1948年属汲县第一区。1955年属狮豹头乡。1958年为南岭大队,属狮豹头公社。1983年为南岭村民委员会,属狮豹…[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唐代建有白池寺,建村后称白寺。1948年属汲县第一区。1955年属狮豹头乡。1958年为白寺大队,属狮豹头公社。1983年为白寺村民委员会,属狮豹头乡…[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万历时,潞简王的蔡妃娘娘过此,适值深秋时节,树叶发黄,为纪念此事,得村名为黄叶。…[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狮豹头村有二,一在南,叫狮豹头村,因修水库被水淹没,村民迁至安都乡建新庄。本村在北叫北狮豹头,简称北庄。…[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沟内有一山洞,传曾住过猿猴,故此沟名猿猴沟。…[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东有一小山岭,村建在岭下,得名。1948年属汲县第一区。1955年属狮豹头乡。1958年为山岭大队,属狮豹头公社。1983年为山岭村民委员会,属狮…[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由山西洪洞县移民建村时有薛、白二姓,名薛白庄,后演变为雪白庄。…[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建村,选择座落于沧河转弯处的宽敞平原处,得名正面。…[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范姓建村于北坡上,以姓连坡名村。1948年属汲县第一区。1955年属狮豹头乡。1958年为范坡大队,属狮豹头公社。1983年为范坡村民委员会,属狮…[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李玉在此建村,初名李玉村。因地形似鲤鱼,又名鲤鱼村,后演变成里峪村。…[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四周高,中间低,像罗圈,得名罗圈。1948年属汲县第一区。1955年属狮豹头乡。1958年为罗圈大队,属狮豹头公社。1983年为罗圈村民委员会,属…[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北宋末年,宋金交兵,在此混战。宋王赵构曾避金兵至此,马不能行走,将士下马上山,将马拴于此地。清乾隆年间,一户姓孙的由林县临淇乡占元村迁来此地定居。故…[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同治年间,闫姓小店河迁此,当时无房,只有天然绝壁岩洞一处,洞内石壁上的水纹,如一条卧龙,古人称之谓龙卧岩。后在绝壁下建村,得名龙卧岩。…[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时期山西移民来此建村,因村周围的泉水常年流于村所在山谷,故得村名水峪。…[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时孟姓一户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柳林村迁来这里定居,建村于沟底。因在此沟的南山顶险要处有一古寨,故得村名为南寨沟。…[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北宋末年,宋金双方交兵,在此混战。宋王赵构曾避金兵至此,马不能行,将士下马上山,将马拴于此地。清乾隆年间,一户姓孙的由林县临淇乡迁来此地定居,故定村…[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代这里山林茂密,伐木烧炭,后林木伐尽,所砌烧炭窑无用,尽被废弃。久而久之,蜘蛛结网遍布窑内。明时山西移民来此建村,即得村名为蜘蛛窑。…[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重修云峰寺碑文记载:明正德十五年三月初二,在这里建一寺院,名云峰寺。后有人来寺东山坡居住。因座落在云峰寺,从而得村名为寺东坡。…[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庄座落在山沟边,地势北边高,南边低,每逢雨季,雨水顺沟南流,因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坐落于四山之间,群山环抱。登高向下看,村子正好象一个大水池,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时在村后山坡上槲树成林,是养蚕的好饲料。许多人在此养蚕缫丝。明初开始建村,以此命村名为茧厂岭。…[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村后沟里有个山洞,住过老虎。老虎经常出洞在山沟里走动,虎蹄印较多。后在此沟内建村,取名虎蹄郊(也叫虎地郊)。…[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代万历年间,在跑马岭西的山沟上建寺院一座,名叫定发寺。崇祯年间开始有人依庙建村定居,得村名定沟。…[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古代跑马岭上曾长有一棵大柳树,高达5米,明嘉靖年间建村于此,因而取名为柳树岭。…[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处深山常年缺水,清初,在山峰下修一大水池,蓄雨水供人畜饮用,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猴头脑村是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狮豹头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南有五道小沟,清初建村时取名南五沟。…[详细]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栗家沟。清初建村时,沟底有棵大栗树,后村中李姓兴旺,更为李家沟。…[详细]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古代这里野花遍地,像个大花园。明洪武时,山西移民来此建村,得名花园。…[详细]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山势陡峭,上下如登梯,故名候梯,后演变为猴梯。…[详细]
区划代码:~23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姓潘建村于此,又因山势陡峭,从沙坡沟往上盘山路登级如梯,得名潘梯。…[详细]
区划代码:~24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由山西移民依红岭寺建村,以寺命村。又因村处沟底,更名红岭沟。…[详细]
区划代码:~24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山泉中有两鹿抵头的影子而得名。1948年属汲县第一区。1955年属狮豹头乡。1958年为抵鹿泉大队,属狮豹头公社。1973年属大池山公社。1983年…[详细]
区划代码:~24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靳姓在此建村,原名靳家庄,后简化为靳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