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小陈乡 | 隶属:尉氏县 |
行政代码:410223208 | 代码前6位:410223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1 | 邮政编码:475000 |
车牌代码:豫B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46.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77万人 |
人口密度:约38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0个行政村 |
明洪武年间,陈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村小,始称小陈庄,后简称小陈。
尉氏县辖乡。1975年成立小陈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南,贾鲁河东岸。面积46.4平方公里,人口2.6万。辖小陈、靳老、东王庄、南袁庄、大齐、小齐、江曲、司马、于村、睢老庄、前马立厢、后马立厢、前张坞、中张坞、后张坞、西贾、东贾、大阮庄、史庄1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棉花、玉米、大豆,为县粮棉主要产区之一。果林面积超万亩。
文化旅游:
阮籍墓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县城东南15公里的小陈乡阮庄村,乾隆年间,大学士阮元曾书墓碑,碑高2.3米,宽0.65米,厚0.26米,正中镌刻“魏关人候散骑常侍嗣宗阮君之墓”几个大字,墓地原来
1912年属张市区。
1949年属段庄区。
1952年属第二区。
1956年始设小陈乡。
1958年撤乡,属张市人民公社。
1975年析出张市人民公社14个大队、从南曹人民公社划出3个大队,建小陈公社。
1983年复称小陈乡。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陈氏在此始居成村,且村庄不大,故名小陈。…[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明洪武年间,村民从山西洪洞县迁居此地,最初叫作小杜庄。后因史姓人丁兴盛,改名为史家庄,演变为史庄。因尉氏县北部有另一史姓同名村庄,为区分更名南史庄。…[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原名叫青龙岗三柱里。因明万历二十六年(1589),南京兵、刑两部尚书靳於中(靳老村人)被尊称为“靳老”,故村名靳老。…[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明初,王姓从山西洪洞县最早迁此建村,故名王庄。因尉氏县有重名村,1980年更名东王庄。…[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有袁姓人家居此,故名袁庄。因尉氏县有两个袁庄,为区分开来,在南边,更名南袁庄。因村民委员会因位于南袁庄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魏晋时期,齐王司马攸和儿子小齐王司马冏都曾带兵在尉氏东南处驻扎过,且两地相距较近,故司马攸驻扎过的地方叫大齐。…[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陈姓最早居此建村,名为陈家。又因位于小齐北部,故名后陈。…[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魏晋时期,齐王司马攸和儿子小齐王司马冏都曾带兵在尉氏东南处驻扎过,且两地相距较近,故司马冏驻扎过的地方叫小齐。…[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处于贾鲁河东边拐弯处,整个村庄被贾鲁河与东三干渠环抱,且江姓最早在此居住,故名江曲。…[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三国时期,司马懿的军队曾在此驻扎,故名司马。…[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传说春秋时期,郑国军队饲养马匹的地方。后来迁居此地的人形成村落。因养马的古代地方称作“圉”,故名圉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东汉末年有名的长坂坡之战发生后,蜀国名将关羽骑马路过此地,因战马困渴,关羽下马找水,发现不远的地方有一水坑,关羽牵马饮水,在此地休息。后有人迁入此处,…[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东汉末年有名的长坂坡之战发生后,蜀国名将关羽骑马路过此地,因战马困渴,关羽下马找水,发现不远的地方有一水坑,关羽牵马饮水,在此地休息。后有人迁入此处,…[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过去有一位睢姓老人,德高望重,被人尊称为“睢老”,故名睢老庄。…[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从前张坞有一条河流通过,来往船只在此地停留,后来张姓落户于此,聚居成村,取名张坞。张坞村分南、中、北3个自然村落,因处于张坞村南部,故名前张坞,后简称…[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从前张坞村有一条河流通过,来往船只在此地停留,后来张姓落户于此,聚居成村,取名张坞。张坞分南、中、北3个自然村落,因处于张坞中部,故名中张坞,后简称中…[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从前张坞村有一条河流通过,来往船只在此地停留,后来张姓落户于此,聚居成村,取名为张坞村。张坞村分南、中、北三个自然村落,因处于张坞村北部,故名后张坞。…[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最早有贾姓居住,为纪念贾姓先祖,取名贾村。后形成东西两个贾姓村落,位于东部的,故名东贾。…[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该地最早有贾姓居住,为纪念贾姓先祖,故名贾村。后形成东西2个自然村落,西部村名西贾。…[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阮庄始建于西晋,是魏晋时期大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阮籍出生地。因阮姓居多,故名阮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