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双庙乡 | 隶属:襄城县 |
行政代码:411025206 | 代码前6位:411025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4 | 邮政编码:461000 |
车牌代码:豫K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5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61万人 |
人口密度:约66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32个行政村 |
卢姓建村,因主街道方向不正,始名斜店街。后因村内建有圣母庙和玉皇庙,遂改今名。
襄城县辖乡。1958年成立双庙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颍河南岸,距县城16公里。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4.8万。永(城)西(峡)公路过境。辖前罗、后罗、三街、松庄、小李、梁房杨、常贾、化行、岗孙、付庄、徐庄、湾王、湾村、郝庄、岗常、郭白、东朱庄、门楼李、湾张、大孙、楼头孙、草寺、槐树王、刘店、菜园李、姚庄、杨树郭、大李、楼张、赵庄、寺白、陈庄、河沿吕3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红薯、烟叶。乡办企业主要有纺织厂、印染厂、人力三轮车制造厂。该乡为河南省第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8月7日毛泽东到该乡郝庄视察,村西建有纪念馆。
2024年7月,双庙乡获得2025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荣誉称号。
文化旅游:
兴福寺位于襄城县双庙乡草寺村,时代为明代。2024年,兴福寺列入许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自山门前墙向南延伸50米,自大殿东墙向东延伸20米,大殿西墙向西延伸20米,大殿北墙向北延伸30米。
毛主席纪念馆(遗址)位于襄城县双庙乡郝庄,时代为现代。1998年,毛主席纪念馆(遗址)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玉皇阁大殿位于襄城县双庙乡双庙村,时代为清。1998年,玉皇阁大殿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虎殿位于襄城县双庙乡化行村,时代为清。2009年,五虎殿列入许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自五虎殿东侧院墙外皮向东延伸24米,山门南墙外皮向南延伸18米,西配房西墙外皮向西延伸14米,五
春秋为氾地,属郑。
秦属襄城县。
明、清大部属化行保。
1932年大部属第五区。
1941年属化育乡。
1948年东部属许西县第一区(同年11月撤销许西县,复属襄城县),余属襄城县第四区、第一区。
1949年西部属颍桥区,东部属范湖区。
1958年成立双庙公社。
1966年更名红旗公社。
1971年复称双庙公社。
1984年改为双庙乡。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卢姓建村,因分村位置在前,得名。清代属化行下保。1932年属五区双庙镇。1941年属化育乡。1948年属第一区。1949年属颍桥区。1958年属双庙公…[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徐姓始居,故名。清末属灵树保。1932年属五区双庙镇。1941年属化育乡。1948年属许西县第一区。1949年属襄城县颍桥区。1958年属双庙公社,设…[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陈姓自山西洪洞迁此建村,故名陈庄。明、清代属化行上保。1932年属五区化行镇。1941年属化育乡。1948年属许西县第一区。1949年属襄城县范湖…[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染房杨村是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双庙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代张姓自山西洪洞迁此建村,以建有高楼数座,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白姓始居,得名。清代属化行保。1932年属五区颍桥镇。1941年属化育乡。1948年属第一区。1949年属茨沟区。1958年属双庙公社,设杨树郭大…[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传,王姓明代自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因村西有一株大国槐,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郝姓迁此建村,故名郝庄。清代属颍桥下保。1932年属第五区颍桥镇。1941年属颍桥镇。1948年属第四区。1949年属颍桥区。1958年属双庙公社,设…[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郭姓自山西洪洞迁此建村,由村中多杨树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松姓始居,故名。清末属化行上保。1932年属五区双庙镇。1941年属化育乡。1948年属许西县第一区。1949年属襄城县范湖区。1958年设松庄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理位置在前卢的北边,故名后卢。清代属化行下保。1932年属五区双庙镇。1941年属化育乡。1948年属第一区。1949年属颍桥区。1958年设前卢、…[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傅姓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此建村,故名傅庄,后演为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刘姓自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因处古宛(南阳)许(昌)大道旁,设有店铺,得名刘店。…[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孙姓迁此定居,以村后有楼院取名。清代属湾里下保。1932年属五区古长乡。1941年属茨沟镇。1948年属第一区。1949年属茨沟乡。1958年属双…[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姚姓居住建村,又因是新成立的村子,故名新姚庄。…[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化姓始居,临路开店,得名化店。后孔子周游列国至此,宣扬教化,后人取村名为化行,以示纪念。…[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传,明代刘姓自山西洪洞迁此定居,经营菜园,故名菜园刘。…[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常、贾二姓共建此村得名。清代属湾里保。1932年属五区三圣乡。1941年属茨沟镇。1948年属第三区。1949年属范湖区。1958年属双庙公社,设常贾…[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张姓始居,地处河湾,得名。清代属颍桥下保。1932年属五区育贤乡。1941年属化育乡。1948年属第四区。1949年属颍桥区。1958年属双庙公社槐树…[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代孙姓自孙祠堂迁此建村,地处岗丘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洪武年间,村民掘土得一石佛,遂建草堂供奉,人称草寺,村易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李姓自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后有支派迁至村南里许定居,名小李,村由此得名大李。…[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中有三条街,故名。清代属化行下保。1932年属五区双庙镇。1941年属化育乡。1948年属第一区。1949年属颍桥区。1958年属双庙公社,设前卢、…[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代李姓自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因村东、西两端各有门楼,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王姓自山西洪洞迁此建村,位于处颍河湾,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徐氏墓碑记载,徐姓自本乡徐庄南迁至运粮河畔定居,始名前徐。清代吕姓自本乡迁入,后人口繁衍,故名河沿吕。…[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白姓自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因村东建有宏福寺,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朱姓始居得名。清代属化行上保。1932年属五区化行镇。1949年属襄城县范湖区。1958年属双庙公社化行大队。1984年称东朱庄村民委员会,属双庙乡。…[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赵姓自山西洪洞迁此建村,故名。明清代属化行上保。1932年属第五区化行镇。1941年属化育乡。1948年属许西县第一区。1949年属襄城县范湖区。…[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常姓自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地处岗脊,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李姓自邻村大李迁此建村,故名小李。明、清末属化行上保。1932年属五区双庙镇。1941年属化育乡。1948年属许西县第一区。1949年属襄城县范湖…[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付姓自今汾陈乡赤涧傅迁此定居,地处河湾,始名湾傅,后演为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于姓始居,仕至兵部尚书,以筑有高大围墙得名大墙于。后于姓无,明代孙姓三兄弟自孙祠堂迁此定居,故得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移民村,原以方位得名上寨,沿之。2010年南水北调移民至襄城县双庙乡,设上寨村民委员会,属双庙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