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 > 新乡市 > 原阳县 > 福宁集镇

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福宁集镇

地名:福宁集镇隶属原阳县
行政代码:410725105代码前6位:410725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73 邮政编码:453000
车牌代码:豫G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54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4.07万人
人口密度:约754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44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据《李氏祠堂石刻》载:明初李埠(号福宁)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以号名村。后从东到西的一条主街,年腊月二十逢集,遂名福宁集。

基本介绍:

原阳县辖乡。1952年设福宁集乡,1955年改中心乡,1956年复改乡,1958年并入杨湾乡,1959年建福宁集公社,1983年复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1公里,地处金代黄河故道区。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21万。原(阳)新(乡)公路穿境。辖西寨、秦庄、东关、贺屯、东寨、霸寨、西关、东呈、后堤、中岳、桑寨、西呈、东庄、王庄、蔺寨、吴庄、武圪当1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机械制造、建材、面粉等厂。农业主产小麦、花生、棉花。

荣誉排行:

2024年10月,2024年淘宝镇名单发布,福宁集镇上榜。

2024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4年淘宝镇名单,福宁集镇榜上有名。

2024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4年淘宝镇,福宁集镇榜上有名。

2024年7月,福宁集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历史沿革:

1955年建福宁集中心乡,属原阳县。

1956年为福宁集乡。

1958年设福宁集人民公社。

1983年改设福宁集乡。

2005年撤销王杏兰乡,并入福宁集乡。

2010年改设福宁集镇。

原阳玲珑塔
中岳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以中岳山命名,据《河南通志卷七-山川志》记载:“中岳在阳武西北二十里。”又据《阳武县志》记述:“城北二十里有土山中岳。”由于黄河改道和自然变化,中岳山…[详细]

西寨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西寨原属福宁集,清代因战乱在福宁集筑东、西两寨,此寨在西,故名西寨。…[详细]

东寨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原属福宁集,维护治安的一个守寨,清代因战乱筑东、西两寨,此寨在东,故取名东寨。…[详细]

后堤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洪武三年(1370年),建村于原黄河大堤,原为福宁集,后此村居住人多成村,称作后堤。…[详细]

东庄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有山西几户人家迁到村东,后人多居住在东寨之外,故名东庄。…[详细]

霸寨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嘉庆元年(1796)福宁集“报恩碑”记载:古名伯州寨。古音“伯”为“霸”。故写为“霸”。又传居于古黄河堤坝上,故名坝寨,后演变为霸寨。…[详细]

秦庄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东原有西奡村,村西有冷黄庄,村南有河三庄。秦姓由原冷黄庄迁来至此。姓刘的从西奡村迁来,姓秦的先来扎庄故取名秦庄。…[详细]

王庄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乾隆皇帝视察河南,事先安排的视察路线,要预定住此村。后来却未住此村,故名“没住王庄”,后简称王庄。…[详细]

贺屯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万历年间,姓贺的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到此定居,故名贺屯,沿用至今。…[详细]

武圪垱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崇祯年间,姓武的迁来此庄,后芦姓也来此居住。武姓的在东头,芦姓的在西头,有武圪垱和芦家寨之称。至光绪年间,武姓最早迁来,人户大,故两村合为一村,取名…[详细]

桑寨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桑寨村是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福宁集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西关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建于明初,有王姓的兄弟二人来到此地,老大住在岗东,老二住在岗西。一天夜里发大水,发现水里漂来一尊关爷像,遂建庙供奉。从此以后东为大关爷庙,西为小关爷庙…[详细]

东关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于明朝初。有姓王的兄弟二人。来到此地老大住在岗东,老二住在岗西。一天夜里发大水。发现水里有一尊关爷像,就在此修庙奉祀。从此以后东为大关爷庙村,西为小关…[详细]

西呈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程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后形成村落,取名程家寨。由于人口众多,解放后分为东西两个自然村。此村在西,故名西程寨至今。…[详细]

东呈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宋朝末年有一程姓大户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后形成村落,取名程家寨。由于人口众多,解放后分为东西两个自然村,此村在东故名东程寨,沿用至今。…[详细]

小吴庄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吴姓最早迁此,取村名小吴庄。后申、蔺二姓陆续迁来,吴姓绝户,村名依旧为小吴庄,沿用至今。…[详细]

蔺寨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蔺氏族谱》记载:蔺姓“原籍山西马邑,明洪武年间迁来阳邑,与北鄙之田。卜地定居,前莹后宅安处焉。好稼嬙,务本业,以农事起家,易世而下,子孙苦风霾之中…[详细]

甄杏兰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嘉靖皇帝曾在此地选美,选出几个叫杏兰的姑娘集中于此,结果选中五柳集何臻之女,其余的姑娘因是皇帝看过的,又没有明确他们的去处,只好派兵守护。由各个姑…[详细]

李杏兰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杏兰十二钗之一,据明朝嘉靖皇帝曾在此地选美,选出几个叫杏兰的姑娘集中于此,结果选中五柳集何臻之女,其余的姑娘因是皇帝看过的,又没有明确他们的去处,只好…[详细]

刘杏兰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嘉靖皇帝曾在此地选美,选出几个叫杏兰的姑娘集中于此,结果选中五柳集何臻之女,其余的姑娘因是皇帝看过的,又没有明确他们的去处,只好派兵守护。由各个姑…[详细]

吴杏兰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嘉靖皇帝曾在此地选美,选出几个叫杏兰的姑娘集中于此,结果选中五柳集何臻之女,其余的姑娘因是皇帝看过的,又没有明确他们的去处,只好派兵守护。由各个姑…[详细]

黄杏兰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嘉靖皇帝曾在此地选美,选出几个叫杏兰的姑娘集中于此,结果选中五柳集何臻之女,其余的姑娘因是皇帝看过的,又没有明确他们的去处,只好派兵守护。由各个姑…[详细]

牛杏兰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嘉靖皇帝曾在此地选美,选出几个叫杏兰的姑娘集中于此,结果选中五柳集何臻之女,其余的姑娘因是皇帝看过的,又没有明确他们的去处,只好派兵守护。由各个姑…[详细]

蔺杏兰村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嘉靖皇帝曾在此地选美,选出几个叫杏兰的姑娘集中于此,结果选中五柳集何臻之女,其余的姑娘因是皇帝看过的,又没有明确他们的去处,只好派兵守护。由各个姑…[详细]

陈杏兰村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嘉靖皇帝曾在此地选美,选出几个叫杏兰的姑娘集中于此,结果选中五柳集何臻之女,其余的姑娘因是皇帝看过的,又没有明确他们的去处,只好派兵守护。由各个姑…[详细]

马杏兰村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嘉靖皇帝曾在此地选美,选出几个叫杏兰的姑娘集中于此,结果选中五柳集何臻之女,其余的姑娘因是皇帝看过的,又没有明确他们的去处,只好派兵守护。由各个姑…[详细]

桂刘庄村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宋《路氏禅通记》云:“文字成,天雨粟,鬼夜哭。”传说仓颉部落有文字,便为人建立档案,惩恶扬善。做过坏事的鬼魂总是东躲西藏,兵士们发现高岗有鬼魂踪迹,后…[详细]

毛杏兰村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嘉靖皇帝曾在此地选美,选出几个叫杏兰的姑娘集中于此,结果选中五柳集何臻之女,其余的姑娘因是皇帝看过的,又没有明确他们的去处,只好派兵守护。由各个姑…[详细]

马兰庄村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当时村东边有座古庙,山东响马常来,住在此庙,于是人们叫他响马庄,后演变为马庄。1980年在地名普查中,与桥北公社马庄同名,于1982年元月13日经新乡…[详细]

王钦庄村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建于清初,当时有个人叫王钦的人带全家迁此居住,后来人口日益多,以人名为村名王钦庄,沿用至今。又明万历神宗十六年(1588年)正德皇帝钦点王钦庄。…[详细]

赵杏兰村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嘉靖皇帝曾在此地选美,选出几个叫杏兰的姑娘集中于此,结果选中五柳集何臻之女,其余的姑娘因是皇帝看过的,又没有明确他们的去处,只好派兵守护。由各个姑…[详细]

张大夫寨村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是西汉著名数学家、丞相张苍的故里。因张苍卒后谥号“文”,称文侯乡。旧《阳武县志》、《古迹志》记载:“文候乡在县西北20里,汉丞相张苍故里,土人呼张…[详细]

刘庵村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有一家刘姓人家,逃荒流落此地,用芦席搭庵居住,后来随着人口增长,形成了村庄,故取名刘庵。…[详细]

西拐铺村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当时此地有一条自东向西通往江西省的官道,几户人家靠路边丁字拐弯儿处搭庵居驻,共开设两个小饭铺。后来形成村庄,取名拐铺。后又因人多分成两村,都称拐…[详细]

东拐铺村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建村,当时此地有一条自东向西通往江西省的官道,几户人家靠路边丁字拐弯处开了两个小饭铺,供过往客人食宿。取名拐铺,随着人口逐渐增多,村分成东西两村,…[详细]

菜地城村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城是古代“帝城”的演变。此村因蔡姓人居多,故名蔡地城。…[详细]

刘地城村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城是古代“帝城”的演变。此村因刘姓人居多,故名刘地城。…[详细]

高地城村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城是古代“帝城”的演变。此村因高姓人居多,故名高地城。…[详细]

蒙地城村

区划代码:~23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城是古代“帝城”的演变。此村因蒙姓人居多,故名蒙地城。…[详细]

程庄村

区划代码:~24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姓氏命名。程姓最早在此居住,故名程庄。…[详细]

板庄村

区划代码:~24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阳武县志》记载,高丽王名雇王,奉金主之命,侵宋,病故于此,就在此地修庙祭祀,传留此看守庙宇的高丽人姓板,后成村,就以姓氏名村为板庄。…[详细]

王杏兰村

区划代码:~24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嘉靖皇帝曾在此地选美,选出几个叫杏兰的姑娘集中于此,结果选中五柳集何臻之女,其余的姑娘因是皇帝看过的,又没有明确他们的去处,只好派兵守护。由各个姑…[详细]

新建村

区划代码:~24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10年8月21日,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从南阳市淅川县老城搬迁至此,取名为新建村。…[详细]

下湾新村

区划代码:~24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从南阳市淅川县搬迁至此,命名下湾新村。…[详细]


以下地名与福宁集镇面积相当:
到福宁集镇必去著名景点

福宁集镇相关名人

福宁集镇特产与美食
原阳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