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 > 新乡市 > 原阳县 > 太平镇

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太平镇

地名:太平镇隶属原阳县
行政代码:410725104代码前6位:410725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73 邮政编码:453000
车牌代码:豫G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33.2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3.29万人
人口密度:约991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48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古为字祖仓颉的演兵场,“衙”字表达演兵情况,故称衙地。后取“演兵为保卫太平”意,改称太平镇。明代有谷伦在此开店经商,后成集市,又称谷伦集。万历年间重修观音堂之碑文有记:“谷伦集,古太平镇也,在地城郡治之东二十里许”。清代复名太平镇。

基本介绍:

原阳县辖乡。1956年建太平乡,1973年改公社,1983年建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3公里。面积33.2平方公里,人口1.6万。原(阳)齐(街)公路穿境。辖太北、李庄、段庄、黄倪庄、太南、黄庄、堵寨、水牛赵、太东、菜吴、祥符朱、周湾、陈庄、贺庄、雁李、堵庄、蒋庄、田衙寺、贺庄、尹庄、油房屯、双龙庄、马庄2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机械制造、轧钢、食品加工、建材等厂。农业主产小麦、水稻。

荣誉排行:

2024年9月,太平镇被确定为河南省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乡镇

2024年12月,太平镇入选2024年河南省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2024年3月,太平镇被命名为2025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

历史沿革:

1955年建太平镇中心乡,属原阳县。

1956年为太平镇乡。

1958年撤销。

1973年设太平镇人民公社。

1983年改设太平镇乡。

2005年撤销梁寨乡,并入太平镇乡。

2008年改设太平镇。

原阳玲珑塔
太南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太平镇四街分太南、太北、太东三个村民委员会,太平镇南街命名为太南村民委员会。…[详细]

太东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太平镇四街分太南、太北、太东三个村民委员会,太平镇东街命名为太东村民委员会。…[详细]

太北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太平镇四街分太南、太北、太东三个村民委员会。太平镇北街命名为太北村民委员会。…[详细]

陈庄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很早以前,陈姓在此定居,以姓命村。1949年属大宾乡。1955年属大宾中心乡。1956年属大宾镇乡。1973年为陈庄大队,属太平镇人民公社。1983年…[详细]

西衙寺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仓颉在衙地训练兵马,为了集散快捷速度,在衙地两边各设一处食宿点,收兵时一分为二,出操时合二为一,当时兵士吃饭前要先祭拜神灵,祈祷自己作战不死伤,经常打…[详细]

堵庄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现存明崇祯八年(1635)的堵氏墓碑记载:“始祖讳有才,扬州兴化县人也。明初迁民,随胞兄讳彦才以军籍居阳武。”故以姓名村,后简称堵庄。…[详细]

贺庄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末期,贺姓从封丘逃荒到此定居,故以姓名命名为贺庄。…[详细]

李庄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在明代是太平镇一家姓王的花园,姓李的在此看守,后来人口增多形成村庄,取名李家庄,简称李庄。…[详细]

油房屯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油房屯村是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太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黄庄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黄姓最早在此定居,故取名黄家庄,后简称黄庄。…[详细]

黄亿庄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黄亿庄村是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太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双楼王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北宋时期,黄河改道,此地为老河滩,一家姓王的迁居此处,后来盖了两座高大楼房,故名村为双楼王。…[详细]

水牛赵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五十年(1711)赵家庙碑记载。赵氏始祖赵敬忠、赵景忠从千里之外的北直隶永平府昌黎县迁来,以养水牛为业,故名。…[详细]

菜吴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吴姓最早迁居此地,种有一个大菜园,以卖菜为业,故名为菜吴。…[详细]

贺张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贺张村原名李江家庄,清乾隆二十年,贺姓始祖贺贞迁居此村,后李姓绝户,贺家人多,改村名为贺贞庄。“贞”和“张”近音,后误传为贺张。…[详细]

井庄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代时,蒋姓人在此居住故名为蒋庄村,以姓命村。后蒋姓居民绝,村名依旧。人民公社期间原为蒋庄大队,与蒋庄公社蒋庄大队重名,故改为井庄。…[详细]

尹庄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洪武年间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家姓尹的,故以姓名村,最早村名叫尹家寨,乾隆四年叫尹家庄,以后逐步改名叫尹庄。…[详细]

段庄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段姓最早在此居住,故以姓命名。1949年属大宾乡。1955年属大宾中心乡。1956年属大宾镇乡。1973年为段庄大队,属太平镇人民公社。1983年为段…[详细]

堵寨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南王庄,是明朝堵天颜的故里,堵曾任湖广按察使,陕西右布政使。当时为保护其村安全,在村周围夯土修寨。村名便以堵姓加土寨改称堵寨。…[详细]

周湾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南王嗣。明代初期,周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于河堤拐弯处。故改村名周家湾,后简称周湾。…[详细]

雁李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时,上空飞过一对雁,被猎人打伤一只,姓李的将其抱回,喂养起来。后来另一只飞寻过来,两只雁恋在一起,悲鸣不食而死村人感叹不已,即取村名为雁李。…[详细]

祥符朱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归开封府祥符县管辖,朱姓居此,故名为祥符朱。…[详细]

双井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以前,村中心十字路口有两口水井,间距一丈,井下相通,故取名双井。…[详细]

衙东村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仓颉在衙地训练兵马,为了集散快捷速度,在衙地两边各设一处食宿店,收兵时一分为二,出操时合二为一,当时兵士吃饭前要先祭拜神灵,祈祷自己作战不死伤,经常打…[详细]

衙西村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仓颉在衙地训练兵马,为了集散快捷速度,在衙地两边各设一处食宿店,收兵时一分为二,出操时合二为一,当时兵士吃饭前要先祭拜神灵,祈祷自己作战不死伤,经常打…[详细]

西吴庄村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是姓熊的扎庄,叫熊庄。在熊庄南200米,有个村叫小庄,后因熊庄无人,小庄搬此居住,小庄姓吴的较多,又因有大吴庄、小吴庄之分,故改小庄为西吴庄。…[详细]

郑皋村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宋朝代村分为前郑,后郑两村。郑皋是前郑的一个人名,此人学识较深,办事公正,有很高的群众威望,他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将两村合为一村,故名郑皋。…[详细]

新吴庄村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新吴庄村原名盆儿孙,在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6)以前叫孙庄,乾隆四年(1740),老奶庙内夜间放光,光环形似盆样,村人以为是吉祥之兆,遂在孙庄…[详细]

土寨村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从外地迁来张、胡两姓人家,为了保护自己的族人,修筑了土墙,后命名为土寨。…[详细]

虎张村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有碑文记载,在明朝崇祯年间,此村名叫西江楼。清朝光绪年间,有个武举,手举二百斤的石香炉,砸死一个有钱有势的人,村人恐怕报复,改名老虎张。后简称为虎张,…[详细]

于营村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在唐代以前,有一位领兵元帅姓于,在此地扎过兵营,故取名于营。…[详细]

盐运司村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时,国家在此设立管盐司,并派有管盐务的官员,盐运司设在,当时东、西、中三条盐路贯穿南北,购货客商来往繁多,便以此名村为盐运司。…[详细]

保铺村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建于唐代,是原江楼的一部分,这里周围全是开当铺的行业,故称保铺。后黄河变迁房屋被淹,搬迁此地,但村名仍称保铺。…[详细]

肖堤村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有一姓肖的兄弟二人分家,后一户搬迁到此处居住,村庄扎在堤上,是黄河古道的河堤,加上姓氏,故名为肖堤。…[详细]

仝集村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谷碑文记载:为开封府延津县仝家集。此村为当时一集镇,清朝年间,黄河大堤决口,此处村庄房屋皆被淹没,决口堵塞之后,人们又搬回居住,仍叫仝家集,后简称仝…[详细]

楼张村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时,有个叫张祖莹的人,曾做过皇帝老师,在此处盖了大片楼房,故名楼张。…[详细]

辛口村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在唐时,是黄河南岸的新设渡口,故名新口。后演变为辛口。…[详细]

付里庄村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付里庄村是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太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磨张村

区划代码:~23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山东有伙响马不断来此抢劫作案,后来村里人捉住响马杀了不少,怕来报仇,原村名不敢再叫,分村居住,村中有块石磨,且多数人姓张,故改为磨张。…[详细]

扁担王村

区划代码:~24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乾隆年间碑文记载,原名江楼。光绪年间改为扁担王。其原因,据山东一伙响马不断来此作案,群众奋起捉拿响马,杀了不少人,怕来报复,分村居住,村较贫,挑扁…[详细]

前白寨村

区划代码:~24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初期,一家姓白的迁居此处,故名为白家寨,后简称白寨,又分为前、后白寨,此为前白寨。…[详细]

后白寨村

区划代码:~24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初期,一家姓白的迁居此处,故名为白家寨,后简称白寨,又分为前、后白寨。…[详细]

祥付营村

区划代码:~24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祥付营村是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太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双楼村

区划代码:~24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有边,王,韩三姓,故村名为边王韩庄。后因外姓不断迁入,边,韩二姓先后绝户,村上群众以为村名含义不好,村中有两座楼房,故改为双楼。…[详细]

申庄村

区划代码:~24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碑文记载,以前叫郑家庄,有郑,申,吴等姓。清康熙年间,姓郑的因家贫将孩子给了其他人家,后来孩子做了官,还乡认姓祭祖,当时官场混乱,村上人怕他犯法受牵…[详细]

东老河村

区划代码:~24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是黄河古道,黄河南迁后,人们开始在此居住,根据所处地理位置,取名老河(老黄河的意思),村西北8公里处,也有一村叫老河,此村居东故名东老河。…[详细]

梁寨村

区划代码:~24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祁河堤。后经姓冯的改为冯鹤楼,后来梁姓的人口逐渐增多,其他姓相继迁出,加之本村有土寨墙,故改名为梁寨。…[详细]

裴岭新村

区划代码:~24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南水北调工程,从南阳淅川迁过来,命名裴岭新村。…[详细]


还有49个地名与太平镇同名:

查看全部50个太平镇>>



以下地名与太平镇面积相当:
祇rouduojiangluwenhuayuanjingqu.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九多肉多酱卤文化园景区
  • 玲珑塔
  • 陈平祠
  • 原武城隍庙
  • 夏家院民居
  • 谷堆文化遗址(张苍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