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新阮店乡 | 隶属:正阳县 |
行政代码:411724203 | 代码前6位:411724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6 | 邮政编码:463000 |
车牌代码:豫Q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75.5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5万人 |
人口密度:约33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2个行政村 |
明(港)—临(泉)公路原经阮店(今老阮店),1973年改道后附近村民沿公路摆摊设点、建房经商,遂成新村,为与阮店区别,称新阮店。
一、基本情况
新阮店乡位于正阳县城东10公里处,省道明临路和吴黄路交叉穿境而过。全乡总面积75.58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209个村民组。现有人口2.5万人,耕地面积6.4万亩。
二、经济特色
1、种植业
推广种植郑麦9023优质小麦4万多亩,年产1779万公斤;建地膜花生高产百亩丰产田6个,建新品种繁育基地2个,推广了林麦瓜套种新技术500亩,林果、蔬菜种植面积2000余亩,成片造林2000亩。
2、养殖业
优良生猪年存出栏12.5万头,羊年存出栏3.4万只,牛年存出栏1万头,全乡有各种养殖组织30多个,年出栏500头以上
2024年3月,新阮店乡被命名为2025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
明属常丰里。
清属常丰保。
1921年属五区。
1945年分属中心庙、王牌寺二乡。
1947年分属中正镇、王勿桥乡。
1949年属王牌寺区。
1951年分属城郊、王勿桥2区。
1956年分属王牌寺、新丰集、袁寨3个中心乡。
1958年分属城郊、袁寨、王勿桥、闾河4人民公社。
1961年分属城郊、袁寨、王勿桥、闾河4区。
1962年复属城郊、袁寨、王勿桥、闾河4人民公社。
1975年成立新阮店人民公社。
1983年改称新阮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清咸丰年间,徐姓从湖北麻城迁此定居,名徐寨。1925年,挖沟围寨,徐寨更名徐围子。…[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王姓从湖北麻城迁此定居,建有楼房,名王楼。因北边有一王楼,故此处称前王楼。…[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明末,马姓从山头铺马庄迁此定居,名大马庄,后与村前的万庄发展为一体,1950年更名为万马庄。…[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孙姓从湖北麻城迁此建村,因植有大片竹子,故名孙竹园。…[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年间,胡姓三兄弟从湖北麻城迁此定居,名胡庄。后分居另建,称胡老庄。…[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嘉庆年间,管姓兄弟从外地逃荒于此定居,名管寨。…[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嘉庆年间,王姓和李姓从外地迁此建村,故名王李庄。…[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王姓从外地逃荒于此定居,后因分居另建,称老王庄。…[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北宋咸平年间,罗姓在此建村,称小罗庄。1989年更名为东小罗庄。…[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古为一座庙宇(茶庵寺),且处于正阳至汝南埠的中心,故名中心庙。…[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元末,此地为过路店,阮姓在此开店,名阮店。1975年建新阮店,此处改称老阮店。…[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县农场村是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新阮店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正阳盛产珍珠豆型花生,种植历史悠久。花生籽仁富含脂肪,含量一般在53%左右,有的品种高达57%,花生油清香浓郁,品质优良,是人们喜爱食用的植物油。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0%,饱和脂肪酸占20%,并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