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蔡榨街道 | 隶属:黄陂区 |
行政代码:420116012 | 代码前6位:420116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27 | 邮政编码:430300 |
车牌代码:鄂A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8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4.6万人 |
人口密度:56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35个行政村 |
因街道办事处驻地位于蔡榨村而得名。
2024年2月,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命名蔡榨街道为2025年度湖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
2024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蔡榨街道为2024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4年12月,蔡榨街道被命名为2024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
黄陂县辖镇。1949年属六指店和长堰两区治辖,1960年分属上游、八一公社,1969年成立蔡家榨公社,1984年设区,1986年建镇。位于县境东部。面积82平方公里,人口4.6万。蔡榨公路连接汉(口)麻(城)公路。辖大屋畈、樟树湾、蔡家榨、丁王湾、上蔡湾、王家岗角、桃园店、何湾、大树湾、长岗、官家河、团山、芝麻岭、红岗山、桥头寺、铁淋、茶场、永福寺、梅前楼、四勿岗、会龙山、艾馆、博士湾、四吕雷湾、杨家石桥、蔡官田、周梅家田、凤凰寨、周仁湾、黄守庵、雨台山、六银庙、杨九河、韩集店、熊家大树35个村委会。农业以水稻为主。
春秋时,属楚地。
隋代,始属黄州。
民国时期,属黄陂七区。
1960年10月,设立蔡榨区。
1969年11月,撤区并社,改称蔡家榨公社。
1984年1月,撤社并区,复称蔡榨区。
1986年12月,撤蔡榨区,建蔡家榨镇。
2009年12月,撤蔡家榨镇,蔡榨街道。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蔡家榨社区是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蔡榨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蔡榨村是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蔡榨街道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四詹雷村是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蔡榨街道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杨石桥村是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蔡榨街道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周、梅”均指姓氏,“田”指农田。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高邑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博师”指木匠,后改“博士”是指村民希望后代子孙学业有成,“湾”指村湾。…[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于洪武二年由江西筷子巷搬迁而来,祖辈以种田为生,由蔡黄二姓同居一村,以中心湾樟树湾村而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所管辖自然村大屋畈,闻名数十里,故取名大屋畈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桃元村是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蔡榨街道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丁王”指姓氏,湾指村湾。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高邑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二区六指店…[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高邑);民国二十二(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二区六指店;民国三十四年(1945…[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清朝同治十年(1871),全县分为四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高邑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全县设六区,所辖地段属黄陂二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全县划…[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辖区内一自然村而命名,韩姓聚居,当时为一小集镇,祖辈曾开设一杂货店故名韩集。…[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高邑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二区六指店,1942年属武湖区长岭…[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分为四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高邑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六区,所辖地段属黄陂二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团山村是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蔡榨街道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凤凰寨而命名。凤凰寨地名传说之一:山上有一只凤和一只凰而得名;传说二:山形似凤凰而得名。凤凰寨寨墙有150多年历史,寨墙顺地势沿山边砌筑,高丈余…[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雨台山”指的是一小山岗的名字。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分为四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高邑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六区,所辖地段属黄陂…[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六艮庙村是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蔡榨街道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会龙”寓意为资水南岸,蜿蜓临水,远望如龙骧首,“山”指山峰。…[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驻地自然村何家上湾命名。“何”指的是姓氏,“湾”指湾落。…[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一自然村蔡官田而命名。辛亥革命时期本村村民蔡济民率部队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蔡官田被誉为辛亥革命第一村。…[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高邑);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二区六指店;民国三十四年(194…[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依所辖境地内有一尼姑庵而得名,为纪念黄姓妇女守贞节,而改为黄寺庵村。(该庵毁于1958年大跃进时期)。…[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水口寺”是指的是寺庙建在一个较大的水塘边。…[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四勿”出自于孔子“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动”一语,“岗”山岗。…[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以境内一棵古老的大树而命名。“大树”指的是高大的树,“湾”湾落。…[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铁林寨村是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蔡榨街道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祖辈由江西迁来。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分为四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高邑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六区,所辖地段属黄陂二区,民国三十四…[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长”指的是长度、长街,“岭”指的是山岭,“岗”指的山岗。…[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桥头村是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蔡榨街道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红岗村是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蔡榨街道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芝岭村是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蔡榨街道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彭湾村是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蔡榨街道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得名于所管辖自然村,梅前楼湾而命名。“梅”指梅姓氏人家,“前”指前面,“楼”指修建高墙房屋。…[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永福村是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蔡榨街道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蔡济民(1887—1919),原名国桢,字幼香、幼襄,湖北黄陂(今武汉市黄陂区)人。1905年投入湖北常备军左协第一旗当兵,不久考入湖北陆军特别小学堂仁字斋,后升任新军二十九标司务长、排长。1906年
蔡良村(1888--1919):亦名以贞,湖北黄陂蔡家榨人。1903年考入武昌两湖师范学堂,参加同盟会和文学社。曾参与创办《公论报》、《大江报》,任主笔,参加武昌起义,任湖北军政府军务部秘书长,参与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