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祁家湾街道 | 隶属:黄陂区 |
行政代码:420116002 | 代码前6位:420116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27 | 邮政编码:430300 |
车牌代码:鄂A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16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9.9万人 |
人口密度:61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56个行政村 |
从清朝乾隆二十九年(1764)为取直驿道,自江夏县(武昌)起至京师(北京)之驿道经过本地,其驿道南侧为大祁湾,北端为照祁湾,均为祁姓,故名祁家湾;祁家湾始属黄陂县崇义乡,直至宣统年间仍为该乡所辖。到清代末年,祁家湾为一小集镇。以驻地祁家湾(自然镇)而得名。
2024年3月,祁家湾街道被命名(确认)为2024年湖北省卫生城市(县城、乡镇)。
2024年8月,祁家湾街道被湖北省交通运输厅评为2024年度湖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
2024年1月,湖北省环境保护委员会授予祁家湾街道2024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称号。
祁家湾街道 办事处驻祁家湾,人口99024人,面积161平方千米。
祁家湾街道位于湖北武汉市黄陂区。下辖:
420116002001 111 朝前居委会
420116002002 111 祁顺居委会
420116002003 220 土庙居委会
420116002200 220 车站村委会
420116002201 220 汤河村委会
420116002202 220 王棚村委会
420116002203 112 群力村委会
420116002204 220 星火村委会
420116002205 220 毛店村委会
420116002206 220 杨集
文化旅游:
张西湾遗址位于黄陂区祁家湾街建安村张西塆,时代为新石器时代。2024年,张西湾遗址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祁家湾古为荆地,春秋属黄,战国归楚,秦入南郡。
汉属江夏郡西陵县,南齐建元元年(479)后属木兰县,南齐天监元年(502)改木兰县为梁安县,隶属梁安。
隋开皇十八年(598),复改木兰县属木兰,唐武德三年(620)撤木兰县为黄冈,一度为黄冈管辖,宋至道二年(997),木兰旧境改隶于黄陂县属黄陂,明属黄州府黄陂县,同民国二十二年(1933),全县设六区,祁家湾属四区兴隆集所辖,民国二十六年设4区,属祁家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朝前”指社区内的“朝前街”。朝前社区居民委员会于1998年6月成立;1998年9月正式挂牌工作;1998年属祁家湾镇;1999年属祁家湾街道。…[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祁顺”指道路名祁顺路。祁顺社区居民委员会于2000年成立,属祁家湾街道。…[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3,为特殊区域。
以原土庙镇而得名。此地原有一座用土砖修葺的庙宇。…[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所辖境地靠近原祁家湾火车站,故名。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崇义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依驻地在汤何湾而得名。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崇义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四区,民国二…[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同治十年(1871)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崇义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四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全县设四…[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群力”意为群策群力、强调团结精神之意。…[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星火”意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意。…[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茅店”指原自然村“茅店”,现该自然村不存在。…[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崇义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四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全…[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得名于境内两个大土墩,故而得名双墩村。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崇义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崇义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四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全…[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部驻地在自然村大杜湾而得名,而后大杜湾又分前、上、中、下四个湾子。…[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崇义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四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全…[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建设”取自“鼓足干劲,建设四化”之意。…[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我村一湾叫油榨埠,原来是一个榨油坊,遂湾名为油榨铺,后演变成油榨埠,并形成一小集市,整村以它为中心,故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依驻廖家岗,定名为廖岗。清朝同治十年(1871)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崇义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四区,民国二十…[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所辖自然村而得名,改为陈斗村。祖辈由江西迁来,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崇义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原有一寺庙而得名。据老辈人说: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微服私访,遇雨不便,在此地寺院借住一晚,寺庙而得名康都寺。…[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黑龙池而得名,取名龙池村。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崇义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四…[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辖区因处于忍公垸内而得名,文革前因“破四旧、立四新”,曾命名为四新大队,后改为忍公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汪姓居住于平畈之上,故得名汪畈。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崇义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四…[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崇义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四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全…[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祖辈从江西迁来,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崇义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四区,民国二十六年…[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崇义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四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全…[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同治十年(1871)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崇义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四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全县设四…[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6个自然村,属“大曹湾”最大,人口最多,故取名大曹村。…[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崇义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四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全…[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崇义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四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全…[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送驾店历史上店铺多,地处京汉官道旁,在当地有名,据说“送”为送驾(古代一皇帝在此病故),“店”指店铺。故名送店村。曾以“红星大队”命名,后改为送店。…[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部驻地在自然村张家岗而命名,曾以解放大队命名,得名于全国解放,后改为张岗村。…[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崇义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四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全…[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崇义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四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全…[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崇义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四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全…[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依所辖境地环绕祁家湾火车站,定名为祁站。…[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初期,当地群众积极拥护毛泽东的政策,以美好寓意而得名。“红星”意寓为“红色星火”之意。…[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红旗”指五星红旗,寓意着能像五星红旗一样高高飘扬。…[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红刚”意为红红火火的意思。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崇义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四区,…[详细]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红强”意寓“红色政权,强大旺盛”。1958年为红强大队;1959年分为红强,红力两个大队;1966年合併,仍称红强大队;1980年因重名,以其属原杨…[详细]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红”指当时辖区的编号,“高”是大队在当时片区中地理位置是较高的一个队。…[详细]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西新”指自然村“西新集”。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崇义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四区,…[详细]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胜利”意为革命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意思。…[详细]
区划代码:~23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红卫”寓意着保卫红色革命之意。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崇义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四…[详细]
区划代码:~24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东风”寓意为“乘着建设新中国的东风”之意。…[详细]
区划代码:~24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向阳”指面向太阳,喻紧跟毛主席之意。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崇义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详细]
区划代码:~24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重光”取重见光明之意。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崇义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四区,民国…[详细]
区划代码:~24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崇义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四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全…[详细]
区划代码:~24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群乐”希望广大群众,共同快乐之意。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崇义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详细]
区划代码:~24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达义”为自然村“达义铺”。祖辈从江西迁来。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崇义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详细]
区划代码:~24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齐心”意为“齐心协力”,寓意村民团结合作,村落发展兴盛。…[详细]
区划代码:~24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前进”指积极向前进步发展之意。清朝同治十年(1871)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崇义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四区,…[详细]
区划代码:~24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四新”指“破四旧、树新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崇义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四区…[详细]
区划代码:~24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崇义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四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全…[详细]
区划代码:~25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崇义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四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全…[详细]
区划代码:~25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崇义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四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全…[详细]
区划代码:~25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一“九子墩”而得名,改为九子村。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崇义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详细]
区划代码:~25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崇义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四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全…[详细]
区划代码:~25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同治十年(1871)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崇义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四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全县设四…[详细]
区划代码:~25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崇义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四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