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岳口镇 | 隶属:天门市 |
行政代码:429006107 | 代码前6位:429006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28 | 邮政编码:431700 |
车牌代码:鄂R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3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8.22万人 |
人口密度:约63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6个社区、37个行政村 |
因宋绍兴四年(1134年)南宋将领岳飞挥师襄汉,北伐中原,曾屯兵于此,故称”岳家口”,简称岳口。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北宋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 岳飞父岳和,母姚氏,世代务农。岳飞青少年时先后向周同、陈广学习射箭、枪技,成为全县武艺最高强的人,但因家境贫困,后到相州(今安阳),“为韩魏…… 岳飞详细信息++
岳口镇位于天门南部,全镇辖51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130平方公里,总人口14.5万人,其中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6万人。近年来,岳口镇瞄准“全市第一镇、全省重点镇、全国示范镇”的发展目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上项目、努力创环境,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07年,全镇实现地区总产值34.6亿元,增长17.5%;财政总收入512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46万元,增长35.8%。岳口是天门市的副城区,继跻身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后,又进入全省30个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行列。
文化底蕴深厚 岳口——缘因唐代诗人皮日休途
2024年5月,2024湖北省综合竞争力百强镇揭晓,岳口镇位列第26位。
2024年7月,2024年中国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镇名单发布,岳口镇榜上有名,位列第89名。
2024年9月,2023中国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镇揭晓,岳口镇位列第96。
2024年10月,2024年淘宝镇名单发布,岳口镇上榜。
2024年9月,2021中国中部百强镇名单揭晓,岳口镇位列第99位。
2024年3月,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命名岳口镇为2025年度湖北省生态乡镇。
2024年11月,岳口镇被命名为2021-2025年度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岳口曲艺)。
2024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4年淘宝镇名单,岳口镇榜上有名。
2024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岳口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文化旅游:
武圣庙石刻位于天门市岳口镇庙巷社区,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24年6月,被公布为第二批天门市文物保护单位。
岳口胜利路民居位于天门市岳口镇陈家巷社区,年代为民国。类别为古建筑。2024年6月,被公布为第二批天门市文物保护单位。
向阳路民居位于天门市岳口镇庙巷社区,年代为民国。类别为古建筑。2024年6月,被公布为第二批天门市文物保护单位。
岳口解放路民居位于天门市岳口镇陈家巷社区,年代为民国。类别为古建筑。2024年6月,被公布为第二批天门市文物保护单位。
商、周时期,属风国城。
春秋时期,为郧国地。
战国时期,为楚竟陵邑。
秦时,以后属竟陵县(郡)。
清至民国,属天门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属江汉行署鄂中专区天京潜县。
1949年,属荆州专区天门县。
1950年,设岳口镇。
1960年,成立岳口公社。
1962年,复名岳口镇。
1968年,成立岳口镇革命委员会。
1980年,恢复为岳口镇。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清代,属岳口二衙,名陈家巷。民国时属天门县二区、岳口区。1950年3月,由岳口镇管辖,更名为上街。1956年更名为解放街,下辖4个居委会。1984年更…[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代,属岳口二衙南黄村南三里。民国时属颜桥乡。1950年起先后属岳口区、第七区、耙市区所辖青华乡。1956年划入岳口镇。1960年名汉江二大队,属岳口…[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青华永定十方碑记》载,该寺最后一次建于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年),主持修缮为仁缘和尚,辛苦募化十余载,殿宇才次第落成。青华寺与汉阳归元寺、沙市章…[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以该社区内的一座古桥名称和群众自治组织名称综合命名。传说古代荷花潭往东南有一景点名“北鉴湖池”,相连处有一座古桥,逢有观赏贵人经过此桥,都有侍从保镖,…[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代属岳口二衙南黄村南三里,民国时属陶林乡。1950年,先后属岳口区、第七区、耙市区所辖的青华乡。1956年建有联合十三社、健康二社、健康八社等三个初…[详细]
区划代码:~01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自明、清以来,岳镇庙宇盛兴,梵宫宝殿、禅林古刹、楼阁塔亭遍布堤街上下,从陈家巷上坡(旧时叫官码头)起,下至庙巷街上坡熊氏码头(今鸿鑫码头)止,为岳口原…[详细]
新堰社区:2001年6月成立,共有人口2330人,户数453户。…[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蔡宋湾村是湖北省天门市岳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属岳口二衙南黄村南三里张湾团,民国时属天门县二区(岳口)颜桥乡。1950年属岳口区、第七区、耙市区所辖的永兴乡、大兴乡管辖。1956年先后建有十…[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代属岳口二衙南黄村南三里。民国时属天门县二区(岳口)颜桥乡。1950年属岳口区、第七区、耙市区所辖永庙乡、大兴乡。1956年建初级合作社。1957年…[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怀坡”指当地怀姓人家居住的地方。传说,明朝成化六年,有怀、景、金、李、龚、王、陈、刘、孟、张十姓居民在此定居,因汉江堤下坡处为怀姓人家居住,故得名怀…[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代属岳口二衙南黄村南三里车湘渡(陶林垸)。民国时属天门县二区(岳口)陶林乡。1950年先后隶属岳口区、第七区、耙市区所辖小庙乡。1956年办初级合作…[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时,此地过牛蹄支河有座木桥,因习姓人家居多沿牛蹄支河居住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因位于岳口与横林两镇之间的交通要道,常有过往客商在此歇脚。有潘姓人家在此开店,后发展有花行、杂粮店、杂货铺、豆腐馆、肉案、鱼庄等多家商铺的小集市…[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范围内于明朝已有居民点形成,至清代,属岳口二衙南黄村南三里。民国时属天门县二区(岳口)陶林乡。1950年先后属岳口镇、第七区、耙市区所辖小庙乡。195…[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清初,靠牛蹄支河最早有邓姓人家对排居住在此,只有一条小巷,故得名邓巷。…[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五星”指五星红旗,在此含义指新中国成立初期,五星红旗象征着革命胜利,永远飘扬,故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牛蹄支河由汉江往东南流经此地,当地古名叫谭李兴场。原因谭、李二姓人家最先在此居住,做小本生意,后发展成小集镇。明隆庆年间,两粤总督兼吏部尚书周嘉谟(…[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龚新垸”据《天门县志》载:清代,岳口二衙所辖下白湖村下二里(古称永丰),有“上牛蹄”、“下牛蹄”、“龚新垸”,位于牛蹄支河入口处“上牛蹄”,故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时期有条古河名叫牛蹄支河在孙家台处设有渡船口,故得名横堤渡。…[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此地有一座寺庙叫“天竺寺”,因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属岳口二衙下白湖村下二里(古称永丰)。民国时属天门县二区(岳口)金陈乡。1950年属岳口区、第七区、耙市区所辖艾垸乡。1956年建胜利一社、二社、…[详细]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黄姓人家占大多数,解放前又曾居住在汉江滩上,故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3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围绕荷花潭居住,占地面积达300多亩,故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4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属岳口二衙方乐村方四里(古称和平里)。民国时属天门县、第一区、新堰乡。新中国成立后,五龙先后属岳口区、第七区、耙市区所辖五龙乡。1956年建有美满…[详细]
区划代码:~24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建国初在杨李家台湾门前,潭湖出水沟与新钱台渠进水沟相交,修建了一座渡槽桥,因此得名“杨李桥”。…[详细]
区划代码:~24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新堰口村是湖北省天门市岳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4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属岳口二衙方乐村方三里(古称泰平)谭家垸。民国时属天门县二区(岳口)谭垸乡。1950年起属岳口区、第七区、耙市区所辖新堰乡。1956年建有联丰三社…[详细]
区划代码:~24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位于古牛蹄支河北岸堤边,故得名。清代属岳口二衙方乐村方四里(古称和平里)。民国时属天门县、第一区、新堰乡。1950年起先后属岳口区、第七区、耙市区所…[详细]
南湖新村:2024年8月成立,由原朱湾、十丰等2村合并而来。…[详细]
区划代码:~25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洪武二年,建刘铁岭。清代,属岳口二衙南黄村南三里(古称狮子里)。民国时属天门县二区(岳口)陶林乡。1956年有三个初级合作社。1957年合并为健康…[详细]
区划代码:~25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同治元年(1862)襄河大堤在此地溃口,形成一块滩地,退水后,有张姓人家开始从外地迁来居住,故得名“张家越子”。…[详细]
区划代码:~25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5年,中央测验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区空军部队在潘店附近建成高30余米的航空钢塔标志。1956年,原小庙公社所辖小庙乡全部以灯塔命名所有的高级…[详细]
区划代码:~25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耙市原名窑店,后更名为耙字垱,以街形像钉耙一样故得名。…[详细]
新丰村:2024年8月成立,由原肖马湾、回流湾等2村合并而来。…[详细]
谭台村:2024年8月成立,由原涂阳、丰岭等2村合并而来。…[详细]
尹家垸村:2024年8月成立,由原尹兴场、钱家岭等2村合并而来。…[详细]
幸福新村:2024年8月成立,由原蔡堤、杨树店、新兴垸等3村合并而来。…[详细]
潭湖新村:2024年8月成立,由原潭湖、薛熊滩等2村合并而来。…[详细]
天门市岳口镇健康村是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新农村建设百镇千村试点示范村,国家科技部首批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健康村党委2006年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先进基…[详细]
区划代码:~26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粮仓巷”据《岳口镇志》载:清康熙年间(1667年),安陆府在此地建有南漕仓、收粮公所,汉江南北两岸农户的钱粮在此缴纳,以国家军粮库设于此地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6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有五个自然村落,尤以夹树林湾最长而多排,且夹排树林凸现,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5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陈场生活区是湖北省天门市岳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张修梅,男,汉族,生于1939年3月9日,初中文化程度,1955年6月参加工作,196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天门市岳口镇健康村九组人,生前任健康村党委书记,湖北健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00年
邱衍汉(1944.2---) 1944年2月出生于湖北省天门市岳口镇,1960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1960年7月为陆军步兵第86团5-士。1961年7月
金精(1925—1947),字兆年,乳名炳洋,出生于湖北天门岳口镇颜桥乡六屋台村。1942年2月29日,金精找渔南联乡负责人自愿报名投入了抗日游击斗争。起初,联乡政府安排金精任陶林乡副乡长。他积极宣传
张高潮,男,汉族,天门市岳口镇人,1955年生;中共党员, 1974年11月入伍,大学本科学历,工程师资格,现为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政治委员(副军职),武警少将 。先后担任湖北省公安消防总队副总队长,贵
杨新民(1916—1944),湖北天门岳口尹兴场杨家台人。自幼家境贫困,读私塾五年后辍学,以帮人放牛做长短工为生。抗战爆发后,他被国民党抓壮丁,部队开到湖南时灵机逃回,1938年被地方人士推任保长。1
施万中(1920—1948),湖北天门岳口黄家滩村人。抗战爆发后,他在岳口堤街开勤行。渔南抗日根据地开辟后,他协助渔南党组织从事地下活动,传送情报。1944年冬至1945年初,他在抗日爱国民主人士涂云
刘先美(1923—1942),岳口镇圣台村人。幼时父母双亡,由叔父抚养成人。1939年,他在渔南党组织动员下参加了抗日游击队,1940年豫鄂挺进纵队第四团队在赖新场一带反击日伪军包围战后,被编入四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