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天门市黄潭镇

地名:黄潭镇隶属天门市
行政代码:429006106代码前6位:429006
行政区域:湖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728 邮政编码:431700
车牌代码:鄂R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61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4.16万人
人口密度:约682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25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因昔有土黄色水潭,故名。

基本介绍:

天门市辖镇。1959年设黄潭公社,后改区,1987年建镇。位于市境中部,天门河北岸,距市区西7.5公里。面积61平方公里,人口6.7万。省干线荷(包湖)沙(洋)公路横穿境内。辖西庙嘴、新华、小木桥、白龙、窑台、石场、鲁加店、敖堤、黄潭、水府庙、徐马湾、丝岗湾、杨泗潭、张台、七屋岭、阳台、向张家嘴、陈潭、黄茅湖、徐南、姚院、罗口、彭湾、复兴、龙嘴、曹湾、前河台、干岭、新王、曾巷、马家直河、八湾、危湖、黄嘴34个村委会和黄土潭居委会。农业以棉为主。工业有农机、化工、印刷机械、陶器等厂,以手工印染布著名。古迹有明代竟陵派文学创始人之谭元春墓地。

荣誉排行:

2024年11月,黄潭镇被命名为2025年度湖北省森林城镇

2024年8月,黄潭镇被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命名为湖北省美丽城镇省级示范乡镇

2024年6月,黄潭镇被纳入2025年度湖北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名单。

2024年3月,黄潭镇被命名(确认)为2024年湖北省卫生城市(县城、乡镇)

2024年8月,黄潭镇被湖北省交通运输厅评为2024年度湖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

文化旅游:

七屋岭旅游景区

七屋岭旅游景区位于湖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天门市黄潭镇七屋岭村,集旅游观光、采摘、餐饮、花卉等项目于一体。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湖北省荆楚最美巾帼农庄”“天门市巾帼脱贫

谭元春墓

谭元春墓位于天门市黄潭镇白龙村南200米。谭元春,字友夏,明天启丁卯年举人,明代著名散文学家,竟陵文学派创始人之一。墓封土底径约4米,残高1.2米左有。墓前有1985年天门县政府立“明竟陵派

历史沿革:

清乾隆年间,始名黄土潭。

清道光年间,置黄土潭团。

民国时期,称黄潭,置黄潭乡。

1951年,称天门县第九区公所。

1959年11月,设立黄潭公社。

1984年2月,改为黄潭区公所。

1987年,撤区设镇。

天门西塔寺
黄潭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黄潭旧街在天门河北干堤上,呈一字型,天门河在街北处,河边有一深潭,潭周围土呈黄色,得名黄土潭,后人简称黄潭。…[详细]

西庙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于明初形成居民点,至清末,属在城里西堤团。民国时期属三河乡。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属天门县第九区西庙乡。1953年后属西龙乡。1955年为西庙初级合…[详细]

新华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儿女喜笑颜开,喜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处处新气象,得名新华村。…[详细]

小木桥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于明初形成居民点。清末,属上白湖村上二里下白竹团。民国时期,属白竹乡。1950年属洪山乡。1953年后属黄龙乡。1955年属黄龙第四初级合作社。195…[详细]

白龙寺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白龙寺”,指寺庙名称。2024年,根据市行政村区划调整改革,将敖堤村、白龙村合并,新建制村命名为白龙寺村,办公地点设在原敖堤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窑台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范围内有一烧制砖瓦的大火炉和地形特征以及群众自治组织综合命名。明代,胡姓人家最初在一旧砖瓦窑废墟上建房,得名窑台。…[详细]

万场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范围内于明朝已有居民点形成,至清代末,属下白湖村下四里三汊团。民国时期,属天门县黄潭乡。1950年为黄龙乡。1955年办黄龙第八初级合作社。1956年…[详细]

鲁店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鲁店村是湖北省天门市黄潭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水府庙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此地原有一寺庙名叫水府庙(1980年地名普考时已消失)的庙,故名。…[详细]

七屋岭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始建于洪武2年,由李、何、杨、张、闵、王、吴7姓人家在岗岭上建村,得名七屋岭。…[详细]

黄咀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范围内于明朝已有居民点形成,至清代末,属上白湖村上二里白竹团。民国时期,属天门县马北乡。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为黄家嘴。1950年属黄嘴乡。1953…[详细]

陈垱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范围内于明初已有居民点形成。清末,属下白湖村下四里徐南团。民国时期属罗南乡。1950年属徐南乡。1953年后属新生(罗口)乡。1955年办新生第十一初…[详细]

黄茅湖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原属湖区,四周是低洼黄土地,茅草丛生,后人开垦茅草地,填湖建村,得名黄茅湖村。…[详细]

罗口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范围内于明朝已有居民点形成,清末,属上白湖村上二里蔡团。民国时期属罗南乡。1950年属罗彭乡。1953年后属新生乡。1955年办新生第三初级合作社。1…[详细]

彭湾村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范围内于明朝已有居民点形成,清末,属上白湖村上二里彭湾团。民国时期属罗南乡(杜家台属渔薪赖场乡)。1950年属罗彭乡。1953年后属新生乡。1956年…[详细]

复兴村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范围内于明朝已有居民点形成,清末,属上白湖村上二里(中港里)蔡团,民国时期属罗南乡,1950年后属复兴乡。1953年属前兴乡。1955年办前兴初级合作…[详细]

龙嘴村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自然地理形态命名,该居民点范围内有一高岭坡地,形如龙嘴,得名龙嘴。…[详细]

前河村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范围内于明朝已有居民点形成,清代末,属上白湖村上二里下周团。民国时期属江汉乡。1950年属前河乡。1953年属前兴乡。1955年办前兴初级合作社,属新…[详细]

危湖村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范围内于明代已形成居民点,清末,属上白湖村上二里下周团。民国时期属江汉乡。1950年属危湖乡。1953年属三湖乡。1955年办危湖初级合作社,属新生(…[详细]

徐马湾村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落于清初形成居民点,清末属下白湖村下四里徐马团,民国时期属马北乡。1950年属为徐北乡。1955年属团结第九初级合作社。1956年属团结第九高级合作社…[详细]

花台村

花台村:2024年8月成立,由原杨泗潭、张台等2村合并而来。…[详细]

向阳村

向阳村:2024年8月成立,由原向张岭、阳台等2村合并而来。…[详细]

马家直河村

马家直河村:2024年8月成立,由原八湾、直河等2村合并而来。…[详细]

曾巷新村

曾巷新村:2024年8月成立,由原曾巷、新王等2村合并而来。…[详细]

甘河岭村

区划代码:~24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甘河岭村是湖北省天门市黄潭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姚垸村

区划代码:~24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范围内于明朝已有居民点形成,清末,属下白湖村下四里徐南团。民国时期属罗南乡。1950年属徐南乡。1953年后属新生(罗口)乡。1955年本村余顺香首次…[详细]


还有1个地名与黄潭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黄潭镇面积相当:
到黄潭镇必去著名景点

黄潭镇相关名人
黄潭镇特产与美食
黄潭镇民俗文化
天门市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