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城关镇 | 隶属:郧西县 |
行政代码:420322100 | 代码前6位:420322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19 | 邮政编码:442000 |
车牌代码:鄂C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27.7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2.26万人 |
人口密度:约96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7个社区、14个行政村 |
因位于县城中心地带,故得名。城关镇解放初为城关区,1951年改为城关镇。
郧西县城关镇地处秦岭南坡汉水北岸,位于东经110021/、北纬32059/,素有东西通“豫蜀”,南北连秦、楚之称,是郧西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版图面积127.75平方公里,海拨最高799.3米,最低205米,平均海拔高度230米,整个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地面由沙土、石粘土及淤泥组成。城区周山环绕,岗阜低昂,镇中心地势平旷,三河(天河、安家河、五里河)交汇。年平均气温15.4C0,年平均降雨量772.9毫米,全年无霜期237天,属副热带大陆性季节气候。
城关镇辖21个行政村、173个组、7个社区居委会、202个居民小组,总人口72612人,耕地面积17296亩。2004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
2024年5月,2024湖北省综合竞争力百强镇揭晓,城关镇位列第73位。
2024年12月,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命名城关镇为2024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
2024年7月,城关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文化旅游:
【郧西悬鼓观公园】国家AA旅游景区,位于郧西县城西南二公里处,海拔高度440米,总面积5平方公里。其地有横岭,搞五百余米,近顶有红色砂砾崖,高数丈,陡岩壁立,上有横缝,含有一块略似鼓而扁,重
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纪念园是为纪念和缅怀在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斗争中牺牲的烈士而修建的,位于郧西县城关镇王家坪村小区90号,是原陕南军区总医院的旧址,距县城中心3公里,距高速路口1公里,总占地面积6
河南馆古戏楼位于郧西县城关镇,年代为清代。河南馆古戏楼是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8月15日西政发[1985]67号)。
渡春桥位于郧西县城关镇,年代为清代。渡春桥是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8月15日西政发[1985]67号)。
城关镇解放初为城关区,1951年改为城关镇,管辖三条街;1956年恢复城关区;1958年成立公社,更名为东方公社;1961年改为城关镇,1975年与城郊公社合并,仍为城关镇;1980年与城郊公社分开,同年5月成立城关镇人民政府,辖两个街道办事处及民联、东方、春桥三个大队;1985年城关镇辖南、北两街道办事处、6个村民组;1999年11月,城关镇内设东方、东营、民联、春桥、校场坡、天河坪6个村及北街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沿用原村名。2004年7月,对城区7个村和7个居民委员会进行撤销与合并,成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撤销东方村委会、礓碴坎居委会,选举产生东方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以驻地名称命名。2004年7月,对城区7个村和7个居民委员会进行撤销与合并,成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撤销东营村民委员会、邓家湾居委会,选举产生东营社区居…[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2004年以民联村委会为主体,城隍庙居委会、吴家巷居委会、南门外居委会合并成立为民联社区居民委员会。2004年7月,对城区7个村和7个居民委员会进行撤…[详细]
一、社区基本情况 校场坡社区成立于2004年7月,由原校场坡村委会与金银山居委会合并而成,位于县城西部。辖区面积1.99平方公里,辖3家局级单位…[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春桥”即桥梁渡春桥。1947年鄂西北率先解放,设立北街乡,负责人称乡长;1949至1952年,全县通过土改复查、民主建政后,设立春桥村,负责人称村长…[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佘家湾因古代佘太君前往此地。1949至1952年,全县通过土改复查、民主建政后,调整为11个区,设立佘家湾乡,负责人称乡长;1955年11月,掀起农业…[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47年鄂西北率先解放,解放后新中国成立;设立天丰村,负责人称村长;1955年11月,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更名为天丰高级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称社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至1952年,全县通过土地复查、民主建政后,设立下北隅村,负责人称村长;1955年11月,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更名为青春高级农业合作社,负责…[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至1952年,全县通过土地复查、民主建政后,设立上北隅村,负责人称村长;1955年11月,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更名为双胜高级农业合作社,负责…[详细]
红庙村地处郧西县城关镇西北门户,发展大道中段,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版图面积8.41平方公里,全村11个村民小组,660户,2980人;2024年人均纯…[详细]
王家坪村简介 全村版图面积3.9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0亩,辖10个村民小组、774户、2713人。2024年人均纯收入5134元,现有村干…[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民主建政后,设立寺沟乡,负责人称乡长;1955年11月,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更名为寺坪高级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称社长村民改称社员;1958年实行…[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至1952年,全县通过土改复查、民主建政后,设立乾兴寺村,负责人称村长;1955年11月,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更名为民胜高级农业合作社,负责人…[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四堰坪”指此处大小四条堰渠,流经的坪地。…[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1952年,全县通过土地复查、民主建政后,设立车家沟村,负责人称村长;1955年11月,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更名为迎东初级农业合作社,负责…[详细]
城关镇小河村地处郧西县城关边缘,位于县城东北部10公里,全村版图面积17.79平方公里,山场总面积20137亩,林地面积14628亩,耕地总面积196…[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至1952年,全县通过土地复查、民主建政后,设立黄石梁村,负责人称村长;1955年11月,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更名为共青初级农业合作社,负责…[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1952年,全县通过土地复查、民主建政后,设立汲浪河乡,负责人称乡长;1955年11月,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更名为旭升高级农业合作社,负责…[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49年至1952年,全县通过土地复查、民主建政后,设立吴扎营村,负责人称村长;1955年11月,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更名为营联高级农业合作社,负责…[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民主建政后,设立张家乡,负责人称乡长;1955年11月,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更名为长青高级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称社长,村民改称社员;1958年…[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辖区内河流名称(芦茨沟)命名。1949年民主建政后,设立阎家沟乡,负责人称乡长;1955年11月,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更名为新华高级农业合作社,负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