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麻塘苗族瑶族乡 | 隶属:绥宁县 |
行政代码:430527210 | 代码前6位:430527 |
行政区域:湖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39 | 邮政编码:422000 |
车牌代码:湘E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13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03万人 |
人口密度:约7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 |
麻塘苗族瑶族乡地名因相传此地人常在塘边田顼上种芒麻而得名。
联民苗族瑶族乡与麻塘苗族乡成建制合并设立麻塘苗族瑶族乡
绥宁县辖乡。1956年为麻塘乡,1958年改公社,1959年属河口公社,1961年析置麻塘公社,1984年改麻塘苗族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50公里,面积134平方公里,人口0.9万,乡政府驻麻塘。有公路经此,简易公路通各村。辖桐油冲、五龙寨、长寨团、下于家、溪口、双冲、麻塘、船田、洪溪、高梅、夏家、莫锄、岩寨13个村委会。农林牧产品有木材、楠竹、松脂、玉兰片、稻谷(其优质稻谷曾为清代贡米)、肉羊。乡办企业有造纸、竹艺、胶合板等厂。
明、清,属青坡里。
民国时,属青坡乡。
1949年10月,属绥宁县。
1950年,属第六区。
1952年,属第八区。
1956年,设立麻塘乡。
1958年9月,乡改公社,公社驻地溪口村。
1982年,公社驻地迁驻麻塘村。
1984年5月,公社改乡。
1985年1月,麻塘乡改为麻塘苗族乡。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相传古时此地村民习惯在塘边种植苎麻,故名麻塘。…[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地地形像龙,传说锄龙流红水,因而禁此莫锄,以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境地势高,多杨梅树,故名。1958年建高梅大队,属麻塘公社,1959年改隶河口公社。1961年析为高梅、夏家、莫锄3个大队,先后隶属三寨公社和麻塘…[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古时候莫锄斩了一条龙,溪水流到此地时,像血一样红,故名红溪,后演为洪溪。曾名红旗。…[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名著溪州,因地处山冲且盛产桐油而改名桐油冲。…[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初年,朱元璋之开国大将蓝玉被诛杀,其后裔之一支逃难至此立寨,由于人数多,山寨沿河展开,显得很长,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麻塘溪汇入巫水汇合口,故名。1958年建溪口大队,属麻塘公社,1959年改隶河口公社。1961年析为溪口、民团2个大队,1966年分别改称自力、…[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1953年,调整行政区划,将八区大刘家小乡和罗家盘小乡一部合并建立新的小乡,取名联民小乡,寓意“人民齐心协力,联合起来建立新乡村”。…[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三面溪水环绕,故名。1958年建江抱大队,属联民公社,1959年改隶河口公社。1961年析为江抱、半冲、抱龙、大黄4个大队,先后隶属三寨公社和联民…[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河流似龙一样盘旋在田段、唐家、兰家三个村民小组之间,故先人以抱龙而取名,寓意地灵人杰、人才辈出。…[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黄姓人住地,村院较大,故名。1961年建大黄大队,1984年改为大黄村,先后隶属三寨公社、联民公社、联民乡和联民苗族瑶族乡,2015年12月改隶麻塘苗…[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有条溪水旋转像田螺,故名。1961年建兰家大队,1967年改称高红大队,1969年复称兰家大队,1982年规范地名时改名田螺旋大队,1984年改为…[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域有三个大寨子,故名。1958年建三寨大队,属麻塘公社,1959年改隶河口公社。1961年析为岩寨、五龙寨、长寨3个大队,先后隶属三寨公社和麻塘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