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滨海港经济区 | 隶属:滨海县 |
行政代码:320922404 | 代码前6位:320922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15 | 邮政编码:224000 |
车牌代码:苏J | 行政级别:开发区 |
辖区面积:约18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12万人 |
人口密度:约28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20个行政村 |
象征广大群众都能富裕,故名。1958年,建立裕众大队。1976年由裕众、裕中、裕丰大队的部分生产队组成,取名向阳大队,其意:一心向着共产党。1981年…[详细]
人们希望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大家生活不断富裕而得名。…[详细]
因此地属黄河夺淮的废黄河北群众俗称淮河,寓意新中国成立后淮北人民当家作主,即以淮北和民主命名队名。…[详细]
因大队频临黄海而得名。1958年,滨淮公社设黄海大队。1975年,为临淮公社黄海大队。1983年,体改时得名。2001年,将西尖村委会与黄海村委会合并…[详细]
该地名寓意建队人民联合起来,齐心协力,搞好生产,故取名联合。…[详细]
东杨庄村:位于滨海港经济区以南1公里处。…[详细]
象征团结友谊,故名。1958年,滨淮公社设东尖大队,1975年,改为临淮公社东尖大队。1983年,改为临淮乡东尖村委会;1958年,建队时滨淮公社设条…[详细]
建队时因大队境内有一三洪庵而得名三洪,后沿用为村名。…[详细]
六合庄村:位于滨海港经济区东北6公里处。…[详细]
翻身河村:位于滨海港经济区东北5公里处。…[详细]
陶姓族人在沿海洋的拐弯处建庄故称陶湾。1958年,淤尖公社设岳堆大队,海防大队。1983年,分别改为岳堆村和海防村。2001年,岳堆村与海防村合并为陶…[详细]
大淤尖村:位于滨海港经济区以东4公里处。…[详细]
因首乌的传说和域内盛产北首乌而得名,并沿用首乌村庄名,故命名首乌村。…[详细]
因该村地理位置沿着北八滩渠,故名。1965年由港东、友爱等村居民迁居,因象征团结友爱,故取名团结。1981年,因县内重名,根据紧邻黄海取名临海。196…[详细]
据说此处原有三条无名自然小港,建庄、队、村时就以三港命名。…[详细]
该村由堆西村和堆北村合并而成,而取名双堆村。…[详细]
因驻地有大窑,人们把窑字改为尧比较好听,故取名。…[详细]
清朝中叶,吴姓于此兴集,人称吴家集,后江南商贾来此经商,市场面貌一新,更名正兴集。民国30年919410年渐称小街。…[详细]
该村由港西、港东两村合并而成,而取名双港村。…[详细]
以境内原友爱乡命名,寓意团结友爱。1958年,淤尖公社设友爱大队和楼东大队。1983年体制改革时得名。2001年,友爱村委会和楼东村委会合并,设立新的…[详细]
后堆社区:位于滨海港经济区管委会所在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