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黄集街道 | 隶属:洪泽区 |
行政代码:320829003 | 代码前6位:320829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17 | 邮政编码:223001 |
车牌代码:苏H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91.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07万人 |
人口密度:约11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7个行政村 |
明代黄姓人在此定居兴业,渐成集市,故名黄集。
黄集镇位于洪泽、清浦、楚州三县区交界,是洪泽县的北大门,北依苏北灌溉总渠,东临白马湖,宁连一级公路穿腹而过。全镇总面积9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40公顷,水域面积2000公顷,辖14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161个村民小组,4.2万人。
黄集的招商引资成绩显著,2005年,该镇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9个,引资总额6107万元,完成进园项目2个。实现财政收入371万元,其中工业人库税金298万元;搭建招商引资发展平台,完成镇工业集中区首期232亩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
黄集的自然资源丰富。沟河纵横,土地肥沃,是洪泽较大的农业乡镇,全镇年产优质精米5万吨、小麦6万吨、水产品1
2018年12月,第二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名单出炉,黄集街道上榜。
2014年6月,环境保护部授予黄集街道2012—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小墩口遗址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黄集街道墩口村,类别为古遗址。为洪泽区文物保护点。
花河村窑墩汉墓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黄集街道花河村(原后李十组),类别为古墓葬。为洪泽区文物保护点。
许墩墓群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黄集街道三许村四队,类别为古墓葬。为洪泽区文物保护点。
清末民初,属山阳县,1914年划归淮安县世安乡。
1940年8月,属淮宝县黄集区。
1950年,淮宝县撤销,划归淮安县。
1958年,成立黄集人民公社。
1963年1月,划归洪泽县。
1983年5月,改为黄集乡。
1997年改为黄集镇。
2009年,大管等7个村划归高良涧镇。
2014年10月改设黄集街道,沿用至今。
明代黄姓人在此定居兴业,渐成集市,故名。…[详细]
因此地坐落在唐家涧和花河涧之间,故名。1990年双涧村拆分为金徐村和双涧村,2000年,双涧村改为双涧居委会,2001年并村联组时经洪泽县人民政府批复…[详细]
因当地仇姓、石姓居民较多,故名。1958年成立仇庄大队,1961年成立陶石大队。80年代区乡制改革改名为仇庄村和陶石村。2001年并村联组时经洪泽县人…[详细]
因毗邻龙须港,故名。上世纪60年代成立赵桥大队和万伏大队,属黄集人民公社。80年代区乡制改革改为赵桥村和万伏村,2001年并村联组时经洪泽县人民政府批…[详细]
因当地曹姓居民较多,又因村外有土圩挡白马湖水,故名。…[详细]
相传此地有一个木楼而出名,又因姓赵的居民较多,故取名楼赵,后演变为娄赵。…[详细]
因毗邻往良河,故名。上世纪60年代成立籇三大队、大孙大队,隶属于黄集人民公社。80年代区乡制改革改名为大孙村、籇三村。2001年并村联组时经洪泽县人民…[详细]
相传有个神仙路过此地时,从他的铁锹上掉下两块泥土,后来两块泥土分别长成一个大土墩一个小土墩,现在这两个地方分别叫做大墩口、小墩口,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