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朱坝街道 | 隶属:洪泽区 |
行政代码:320829002 | 代码前6位:320829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17 | 邮政编码:223001 |
车牌代码:苏H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6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78万人 |
人口密度:约29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7个行政村 |
因朱姓村民在防汛大坝下兴集而得名朱家坝,后称朱坝。
洪泽县朱坝镇地处美丽富饶的洪泽湖东畔,与洪泽县城毗邻,宁连高级公路穿境而过,全镇辖7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辖区面积60平方公里,总人口30300人。其中集镇区面积1.68平方公里,人口16848人,自97年以来,先后被列为淮安市新型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江苏省小城镇改革试点镇和江苏省200个重点中心镇之一。2000年9月被淮安市政府命名为“淮安市新型小城镇”是苏北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朱坝镇交通便捷,朱坝镇东临白马湖,西依洪泽湖,两湖是水上交通枢纽;穿境而过的宁连高级公路可通往全国各地,其中距南京、连云港港口均为2小时路程。境内省道、县道、镇道四通八达。
朱坝镇区位突出,朱坝镇为洪
2018年12月,第二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名单出炉,朱坝街道上榜。
2011年4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朱坝街道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朱坝“八一”革命烈士陵园为落实上级党和政府“慰烈工程”精神,原朱坝镇党委、政府从2009年起,对辖区范围内的零散烈士墓进行了调查摸底,与烈士亲属签订《烈士墓集中安葬协议书》,开启了烈士墓迁葬
象牙化石出土地点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朱坝街道富民村,类别为其他。为洪泽区文物保护点。
刘庙田墓群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朱坝街道三圩村五组,类别为古墓葬。为洪泽区文物保护点。
金季墓群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朱坝街道朱坝居委会三组,类别为古墓葬。为洪泽区文物保护点。
孙庄西周遗址遗址位于东经118°56′43.92″,北纬33°15′35.52″,时代周。遗址高出地表1-2米,面积约1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左右。上层属东周文化层,1971年该遗址曾出土“
1980年初,由万集、黄集、高涧、岔河等乡镇划出部分村,成立朱坝人民公社。
1984年,撤销朱坝人民公社,成立朱坝乡。
1995年12月20日撤乡,改置朱坝镇。
2009年3月并入高良涧镇。
2014年10月重新设立朱坝街道。
朱坝社区是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朱坝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三圩社区是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朱坝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大魏社区是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朱坝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因此地原朱姓和高姓居民较多,故名。上世纪60年代成立朱高大队,隶属岔河公社。1983年区乡制改革改名朱高村,成立朱高村村民委员会隶属朱坝镇,后一直沿用…[详细]
因该地在解放战争时期为当地部队后方养马场,故名。…[详细]
因有袁姓人家在此兴起集市,故名。上世纪60年代成立袁集大队,80年代区乡体制调整改为袁集村。2001年并村联组经洪泽县人民政府批复,由汲湖村与袁集村合…[详细]
因当地刘姓村民较多,故名。上世纪60年代成立大刘大队,80年代区乡制改革改名为大刘村。2000年并村联组时经洪泽县人民政府批复,成立大刘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因当地曹姓村民较多,故名。1958年成立曹庄大队。80年代区乡制改革改名为曹庄村,成立曹庄村村民委员会,后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因该村庄位于大墩子南侧,故名。上世纪60年代成立墩南大队,隶属于高涧公社。80年代改为墩南村。2001年并村联组时经洪泽县人民政府批复,与黄庄村合并成…[详细]
寓意人民生活富裕美满。2001年并村联组时经洪泽县人民政府批复,将大张村与南唐村合并成立富民村村民委员会,后一直沿用至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