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张庄镇 | 隶属:沛县 |
行政代码:320322108 | 代码前6位:320322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16 | 邮政编码:221600 |
车牌代码:苏C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6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6万人 |
人口密度:约110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8个社区、24个行政村 |
清道光年间,张姓在此建村,故名张庄。镇政府驻地位于张庄村,因而得名。
沛县辖镇。1950年建张庄乡,属铜山县敬安区,1953年划入沛县,1958年建张庄公社,1983年复建张庄乡,1991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2公里。面积60平方公里,人口5万。徐沛铁路、徐沛公路、敬五公路从镇中穿过,徐沛运河纵贯镜内。辖刘庄、张楼、范庄、单集、姜庄、陈场、赵小楼、胡集、白楼、卓洼、袁庄、邓楼、姚楼、湾集、齐天庙、郑堂、田楼、陈桥、张庄、黄寺、阚庄、朱庄、戴桥23个村委会。以工业为主,主要产品有石墨电极和B超频谱仪等并销往日、韩、泰等国。农产有小麦、水稻。1991年被江苏省评为“百家名镇”。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张庄镇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张庄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张庄镇榜上有名。
2018年12月,第二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名单出炉,张庄镇上榜。
2016年11月,江苏省商务厅确定张庄镇为第二批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镇。
2014年6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张庄镇2012—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潘庄袁氏门楼为清代所建,位于徐州市沛县张庄镇潘各村内,此地位于沛县中南部,地形无山,百里平川上,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为典型的冲积平原形,土壤多系淤沙两合土,适于机械化耕作,土质肥沃,物产丰富,
吴攒楼吴氏墓碑为清代所立,位于徐州市沛县张庄镇吴攒楼村西。南端与村庄相邻,村周边为田野,村内居民从事农业,地势平坦,气候适宜。此地为沛县南部,地形无山,百里平川上,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为典型的
吴林遗址墓葬为清代所立,位于徐州市沛县张庄镇吴攒楼村西北侧,距徐沛公路1里。此地为沛县南部,地形无山,百里平川上,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为典型的冲积平原形,西、中部土壤多系沙质土,东部多为淤土和
1957年8月建立张庄乡。
1958年10月,成立张庄人民公社。
1983年3月,恢复张庄乡建制。
1991年12月4日撤乡,设立张庄镇。
2000年4月7日,与崔寨乡合并,设立张庄镇,一直沿用至今。
清光绪年间,因山西洪桐遇灾,张茂德兄弟二人逃荒至此,在此建村,故名。…[详细]
明朝末年,崔姓在此建村,并筑寨墙,故名。…[详细]
清光绪年间,因山西洪桐遇灾,张茂德兄弟二人逃荒至此,在此建村,故名。…[详细]
1770年,建村时靠湖边,有集市,故名。…[详细]
范庄村:位于刘庄村北侧,单集村东侧。 …[详细]
姚姓建村在此居住,并盖楼,故名。1975年,成立姚楼大队,隶属于张庄公社。1983年,设立姚楼村村民委员会,隶属于张庄乡。2000年,撤乡并镇,隶属于…[详细]
夹河村:位于张庄镇西北6.5公里处。 …[详细]
明万历年间,潘氏从山西洪桐县迁来此处居住,故名。…[详细]
刘庄村:位于张庄镇西南5.5公里处。 …[详细]
清初,此村为张财主的寄村,故取名张楼。1975年,成立张楼大队,隶属于张庄公社。1983年,设立张楼村村民委员会,隶属于张庄乡。2000年,撤乡并镇,…[详细]
清朝末年,单姓迁居于此建村,又有集,故名。…[详细]
唐宋朝时期,赵姓在此建村,盖一小楼,故名。…[详细]
清末,卓姓家族在此处洼地安庄定居,故名。…[详细]
明朝中期,袁姓迁居此地建村,故取名袁庄。…[详细]
明永乐十三年,邓姓在山坡盖高大房屋,远看似楼,故名。…[详细]
因白姓一家在此安庄,在庄前建楼一座,故名。…[详细]
清光绪年间,田氏家族在此安家居住,并在村庄的周围建个很高的墙,取名田楼。…[详细]
宋初,村中有一大桥被水沉没,取其谐音,故称陈桥。…[详细]
因建村有寺庙,黄姓居多,故名。1960年,成立黄寺大队,隶属于张庄公社。1983年,设立黄寺村村民委员会,隶属于张庄乡。2000年,撤乡并镇,隶属于张…[详细]
清朝初年,朱姓迁此定居,以姓氏取名为朱庄。…[详细]
阚庄村:位于马坡镇西北1.5公里处。 …[详细]
司庵村:位于张庄镇以北7.5公里处。 …[详细]
明朝万历年间,于姓人家在湖边建房居住,以打鱼为生,水稍大则淹,故名。…[详细]
闫楼村是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张庄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清乾隆年间,村中有兴国寺一座,故名。1980年前,成立韩庄大队,后更名为兴国大队,隶属于崔寨公社。1983年,设立兴国村村民委员会,隶属于崔寨乡。20…[详细]
吴传楼村:位于张庄镇西北7.5公里处。 …[详细]
村后原有一条河直通微山湖,曾建桥一座,因清末发大水,河岸决堤,桥毁,后韩氏在此建村,故名。…[详细]
此地有一庙,村民常去庙内祈福,取名祈庄,后改为祁庄。…[详细]
杨氏在此建村,且村中有庙,故名。1958年,成立杨庙大队,隶属于崔寨公社。1983年,设立杨庙村村民委员会,隶属于崔寨乡。2000年,撤乡并镇,隶属于…[详细]
明末,朱姓大户在此安家,后形成村庄,朱姓人在村头建桥一座,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乾隆年间,韩总兵在此安营扎寨,故名。1980年前,成立韩营大队,后更名为韩张大队,隶属于崔寨公社。1983年,设立韩营村村民委员会,隶属于崔寨乡。2…[详细]
建村时,张、孟两姓较多,故名。1958年,成立张孟庄大队,隶属于崔寨公社。1983年,设立张孟庄村村民委员会,隶属于崔寨乡。2000年,撤乡并镇,隶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