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伊庄镇 | 隶属:铜山区 |
行政代码:320312114 | 代码前6位:320312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16 | 邮政编码:221116 |
车牌代码:苏C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2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41万人 |
人口密度:约28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5个行政村 |
元朝,伊姓在此居住成村,并有集市,取名伊庄。
伊庄镇位于徐州市区与观音机场之间,距市区35公里,东靠252省道;北接陇海铁路、霍连高速公路;南临京福高速公路,104国道,总人口4.2万人,辖15个行政村,面积122平方公里。
伊庄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自然风光兼有北方的豁然大气和南方的钟灵秀丽,历代才俊为古镇留下了亲书笔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便是孔圣人在吕梁观水留下的不朽篇章。另有春秋时代的吕城遗址,孔子行教图碑、孔子晒书山、岳飞、文征明墨宝石刻等名胜古迹亦座落于此。
伊庄人杰地灵、物华开宝。吕梁山已被市政府列为徐州市第二风景区。伊庄镇人民竭诚欢迎海内外各位朋友来我镇投资兴业,共创美好
2024年12月,江苏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伊庄镇为2024年江苏省卫生乡镇。
2024年12月,第二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名单出炉,伊庄镇上榜。
文化旅游:
孔子观道亭遗址坐落在凤冠山顶一院落内,院子原有房屋数十间,后面正中是三间大殿,殿内有孔圣人石像,西山墙上有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庆真观记碑”,大殿的两侧有东西厢房各五间,东厢房里有竹叶字碑刻、
崔贺庄水库位于徐州新区东南部20公里处,始建成于1975 年5 月,是一座以滞洪、分洪为主,结合蓄水灌溉的中型平原水库。水库水域总面积1.1 万亩,内有岛屿占地2000 平方米,水库最重要的
吕梁黄河大桥是通过故黄河上的主要干道,也是冠山村过黄河的主要干道。青石砌建的拱形石桥,桥面宽7米,长约48米,高约4.5米,桥下五孔,每孔上方各有一个五角星。引桥上每边各有四个石墩,已经损毁
伊庄粮管所粮仓建于1976年,占地面积约800 平方米。现有圆形粮仓4 个,东西一字排列,每个圆仓檐高5 米,顶尖高7 米,-周长28 米,墙体厚60 厘米,青石砌成,混凝土灌缝,每个圆仓屋
相传白云楼最早兴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据传因建造时地基上有白烟冒出,所以得名“白云楼”。到了清代乾隆年间一位总兵在原来的基址上又重新修建。现存石砌基址高于地面约40厘米,此基址为原主楼基址。主楼
1958年成立了伊庄人民公社。
1984年5月恢复伊庄乡。
原吕梁乡是在1958年江苏省农业局为徐淮地区建立繁殖良种羊场的基础上成立的。
2000年4月,吕梁乡与伊庄乡合并为伊庄镇。
一直沿用至今。
清朝年间,本村财主养的狗,性烈咬人,俗称烈狗庄,简称烈庄。…[详细]
元朝,伊姓在此居住成村,并有集市,取名伊庄。…[详细]
清末,此村有一座石牌坊,故以此取名牌坊。…[详细]
此村座落在迷马山下,故名。1958年成立迷马生产大队,隶属伊庄公社;1983年,撤销迷马生产大队,设立迷马村;2000年将吕梁乡和伊庄乡合并设立为伊庄…[详细]
早年,路姓在小山下居住,故取名路山。1958年成立路山生产大队,隶属伊庄公社;1983年,撤销路山生产大队,设立路山村;2000年将吕梁乡和伊庄乡合并…[详细]
因卢姓在此居住,位于黄河套内,故名。1958年成立卢套生产大队,隶属伊庄公社;1983年,撤销卢套生产大队,设立卢套村;2000年将吕梁乡和伊庄乡合并…[详细]
明末,卢、马两姓在此居住,起过集,简称马集。…[详细]
洪姓在此山沟里居住,取名洪山沟,简称洪山。…[详细]
赵姓在此居住,村周有围墙,故取名赵圩。1958年成立赵圩生产大队,隶属伊庄公社;1983年,撤销赵圩生产大队,设立赵圩村;2000年将吕梁乡和伊庄乡合…[详细]
清朝末年,牛姓在此盖一座楼,故名。1958年成立牛楼生产大队,隶属伊庄公社;1983年,撤销牛楼生产大队,设立牛楼村;2000年将吕梁乡和伊庄乡合并设…[详细]
以村后寺庙中的白塔得名,取名白塔。1958年成立官庄生产大队,隶属伊庄公社;1983年,撤销官庄生产大队,设立白塔村;2000年将吕梁乡和伊庄乡合并设…[详细]
此村比邻近大庄子小些,故名。1958年成立晓庄生产大队,隶属伊庄公社;1983年,撤销晓庄生产大队,设立晓庄村;2000年将吕梁乡和伊庄乡合并设立为伊…[详细]
此村有山原名凤凰山,因凤凰山像一种官帽,后来改叫凤冠山,简称冠山。…[详细]
吕字起源于结绳记事,此山一串山头形似古代结绳记事的样子,故名。…[详细]
倪园村地处徐州市东南25公里处,位于国家4A级景区——吕梁山风景区核心区。辖区面积8平方公里,人口2300人,2024年村集体收入120万元,农民人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