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洛市镇

地名:洛市镇隶属丰城市
行政代码:360981109代码前6位:360981
行政区域:江西省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长途区号:0795 邮政编码:336000
车牌代码:赣C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12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2.59万人
人口密度:约211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5个社区、15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北宋元丰年间,有夏、周二姓居住在富水河畔。富水从中而过,为方便两岸出行,在富水河上架了2座桥,富水河上游有个村庄,叫攸洛村,故名洛湖桥。后逐渐发展为集镇,改名为洛市。

基本介绍:

洛市镇是由原罗山乡于2001年11月成建制合并而来,位于丰城市南部,距市区22.5公里,离省城83公里,总面积10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09.37公顷,其中水田面积1795.88公顷,总人口31136人,其中农业人口29676人,现辖13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53个自然村;交通十分便捷,丰乐省道、丰洛铁路穿境而过,公路网络日臻完善;电力、煤炭、蒸汽、旅游资源丰富。现有11万千伏、3.5万千伏变电站及年发电量1.2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各一座;投资13亿元的年发电量3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正在筹划之中,辖区内已探明煤炭储量1.14亿吨,山塘水库21座,总蓄水量3730万立方米,林地10.5亩,

+查看详细洛市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4年3月,洛市镇被江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25年度江西省卫生乡镇

2014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洛市镇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2013年,洛市镇上榜江西省首批百强中心镇

文化旅游:

罗山

罗山地处丰城南境洛市镇境内,海拔962.5米,总面积约88平方公里,原名池山,山顶有一水池。晋道士罗文通数十年隐居此山,后称罗山,此山风景名胜有名,有三叠泉、百丈瀑布,有香炉碗水如镜,长年不

历史沿革:

唐开元年间,形成攸洛夏家村;1230年前有9个自然村;北宋元丰年间,流舍徐氏、下熬头黄氏迁此地定居;1950年5月,开始设区建立乡政权,原洛市,罗山地区均属第七区管辖,原洛市辖区始白花(白皂)、文昌(崔家)、枫溪、攸洛、洛市、寻鞍(牛坊)6个乡和廖桥尚城乡(今铁路镇)一部分;原罗山辖区分设佘源、罗山两个乡。

1958年人民公社化,罗山,小溪,民主等地属洛市公社。

1961年10月设区公社,将洛市公社“

+查看详细洛市镇历史沿革>>

丰水湖文化公园景区
洛市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北宋元丰年间,有夏、周二姓居住在富水河畔。富水从中而过,为方便两岸出行,在富水河上架了2座桥,富水河上游有个村庄,叫攸洛村,故名洛湖桥。后逐渐发展为集…[详细]

新村社区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新村”,原地名茶花岭,1971年冬,因攸洛水库修建,将水库内原中湾大队的4个自然村迁此,合建为一新村,故名。…[详细]

新洛社区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3,为特殊区域。

江西新洛煤电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家属的居住所。…[详细]

山西社区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3,为特殊区域。

管辖区域的居民大部分是山西矿的家属。1989年--1992年,原洛市矿务局山西矿职工集体居住所在地,2014年,丰矿体制改革,移交地方管理,批准成立山…[详细]

流舍社区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3,为特殊区域。

因流舍矿而得名。寓意原流舍矿职工家属的集体居住地。…[详细]

攸洛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攸洛”系过枧、夏家、方田、庙前、罗家、楼下、兴隆保7个自然村的总称。面积4平方公里。相传从前一农民挑油路过此地,一不小心将油泼落地面,后择此定居时遂…[详细]

崔家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崔家”源于清顺治时(1644-1661年)崔平隐由县城陆家巷迁此,建村于古樟树旁,名樟树下崔家,简称崔家。…[详细]

下城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相传该自然村上首有座古城镇遗址,故名下城,是村委会驻地。…[详细]

彭坊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彭坊”源于唐天宝时(742-756年)周姓人家由今桥东镇甪里周家迁此,因村旁多泥浆田,原称“澎坊”,后改彭坊。…[详细]

旱上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旱上村是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洛市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牛坊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牛坊”系黄家丁家、傅家、社坑、远坊5个自然村的总称,以明初有牛氏住此得名。…[详细]

源头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源头”,曾名为桂家垴,源于元初桂朗由县城桂春迁此,定居于山垴上,故名桂家垴。至明永乐间(1403-1424年),葛、罗、熊氏相继迁入,以地处源溪上首…[详细]

民主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于虽地方大人口多,大队干部职数相对多,但大队干部作风很民主,故取名民主。…[详细]

杨家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杨家”源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杨天佑由金印山(今属张巷镇)迁此,村民皆为杨姓,故名。…[详细]

庄田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种植农田为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富水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文昌乡,1958年为洛市公社上堆大队,1968年改名为东风大队,198…[详细]

小溪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小溪”,系大坪、荣家田、沈家、吕家、外茶山、底茶山、康家、刘家、赖家、枫树下10个自然村的总称。因境内有一小溪而得名。…[详细]

东安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东安”,源于清康熙间(1662-1722年)范贻庆由福建连城县表席里迁此,建村于形似马鞍的山峰东部山腰上,原名上东鞍,后演化为上东安。…[详细]

熊家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意即熊姓人聚居的地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富水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洛市乡,1958年为熊家、刘家、栗林三个大队,1968年合并为立…[详细]

刘家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刘家村是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洛市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上村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意即驻地在洲上村的村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罗山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仙林乡,1958年为洲上大队,1968年并入更新大队,197…[详细]


以下地名与洛市镇面积相当:
到洛市镇必去著名景点

洛市镇相关名人

洛市镇特产与美食
洛市镇民俗文化
丰城市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