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石滩镇 | 隶属:丰城市 |
行政代码:360981120 | 代码前6位:360981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795 | 邮政编码:336000 |
车牌代码:赣C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6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15万人 |
人口密度:约34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5个行政村 |
因地理环境而得名。即有大片卵石,聚集成滩之地。
石滩镇位于丰城市城南,距城区9公里,距省会南昌市70公里,东临张巷镇、西连剑南街道、南接桥东镇、北靠小港镇,素有“江西第一侨乡”和“鱼米之乡”之称。全镇总面积63平方公里,下辖15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121个自然村,127个村小组,总人口3万人。
石滩镇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主要农产品有稻谷、大豆、玉米、红薯、西瓜、油菜籽、花生和蔬菜,是全市主要产粮区、商品鱼、瘦猪肉生产基地及华英鸭养殖基地,又是牛皮加工主要产地。每年有4千吨大米0.5万张牛皮、2万吨水产品、1万头瘦肉猪销往全国各地。该镇山水资源非常丰富,有秀水、丰水、槎水、窑水、芦水五水交汇,河港湖泊互相交错,湖塘水库星罗棋布
2024年3月,石滩镇被江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25年度江西省卫生乡镇。
北宋时期,有肖、裴二姓居住在石滩桥畔。
桥之河边,原有大片卵石,聚集成滩,水流湍急,故名石滩桥。
元朝时期在此设置折桂乡以来,为历代区、乡行政领导机构所在地。
1949年属于第三区人民政府和石滩乡人民政府;1958年成立石滩人民公社;1984年进行行政体制改革,石滩成立乡人民政府;1995年撤乡设镇,改为石滩镇人民政府。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意即大片卵石,聚集成滩。1995年,石滩乡撤乡设镇,同进批准成立石滩集镇居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桥东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分桥东、后岗西乡;1958年为石滩公社塘东大队;1968年与高坊、湖山2个大队合并为塘东…[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前湖后山”之意,力求构建湖光山色,风景优美和谐的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意即乌龙盘踞山岗之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均属石滩乡,1958年属裴家大队,1961年从裴家大队分出乌岗大队,1968年与裴家大队合并为乌岗大队,1…[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意即驻地在由大片卵石聚集成滩处的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原驻地徐洲山叫徐丘山,后演化为徐洲山。…[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石滩、张巷两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石滩乡;1958年为陈家、李家两大队;1968年并入徐洲大队;1974年又从…[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旁有两棵大树,远望象城门,故名里城。…[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石滩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康王、凉山两乡;1958年为蛟塘大队;1959年为东江、蛟塘2个大队;1969年又合并…[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巷里村是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石滩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梁代大同年间(535-546)曾于此地设置广丰县治(今丰城市前身),由此称故县。…[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意即河港水塘众多的地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筱塘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故县乡,1958年属张巷公社,分为港塘、濠湖2个大队,1961…[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7年5月从巷里村委会分出大屋村委会,驻地雁塘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和乌岗村合为裴家大队,1961年乌岗分出余为裴家大队,1984年,乡政权制,改名裴家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均属石滩,1958年属裴家大队,1961年分出乌岗大队,余仍为裴家大队,1968年并入乌岗大队,1974年又从乌岗大队分出南湖大…[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巷口村是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石滩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