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冯川镇 | 隶属:奉新县 |
行政代码:360921100 | 代码前6位:360921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795 | 邮政编码:336000 |
车牌代码:赣C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3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0.75万人 |
人口密度:约325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4个社区、2个行政村 |
南潦河自西向东横贯奉新县全境,其流经县城一段名叫冯川。因汉高祖迁吴地大姓东冯氏于海昏,东冯氏始居于南潦河畔,该河故名冯川。
冯川镇地处赣西北,奉新县东北部,是奉新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辖区面积33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8平方公里。下辖九个社区居委会,四个行政村和一个林场。现有全国重点职业高中一所、省级重点高中一所、私立民办高中一所、初级中学一所、完全小学2所、私立民办小学一所、幼儿园18所,在校学生近万名。辖区内有中心医院二所,社区医疗机构15家,病床657张,卫生技术人员579人。2004年新建住宅15.7万平方米。人口出生率12‰。人口自然增长率7.2‰。城乡居民银行各项存款余额161667万元,人平达4457元。为把居民和社区单位组织起来,搞好城市管理和服务,使奉新县城成为居民素质优良,城市经济活跃,
2023年5月,冯川镇被确定为江西省第一批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乡镇(街道)。
2023年3月,江西省人民政府确定冯川镇为第一批江西省基层政务公开标准规范乡镇(街道)。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冯川镇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冯川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冯川镇榜上有名。
文化旅游:
廖氏宗祠门楼位于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冯川镇沙溪居委会,始建于明万历年,清同治年重修。该门楼为三处,砖石结构,座北朝南,最前为首门,面阔7.5米,通高8.925米,四柱三门三楼,门首上方相嵌青石
自唐神龙二年(706)县丞高良弼将新吴县治自新兴乡(今会埠镇)磐山之北迁冯川北岸狮山下之后,新县治所在地冯川便被称县市乡。
南唐保大元年(943),吴禅位于南唐,南唐恶新吴之名,取弃旧迎新之意,更名奉新。
此后,县市乡一直是奉新县治所在地。
明清两朝,奉新全县一直为12乡建制。
清雍正十三年(1735)后,全县始增归德乡为13乡,县市乡为其中之一。
同治年间,以牌坊为标志,将全乡管辖范围分为上坊和下坊。
同治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蒋姓居住的地方,故名蒋家堎。2015年6月成立,因办公地址设蒋家堎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辖区内有条南北向罗山路而得社区名。2005年5月设立以区域内有罗山路而得名,驻地通利巷。成立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其周边有奉新一中、阳光学校、特教学校、奉新三中、冯川三小等教育单位,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其位于古县城老东门滨阳门以东,故名。2005年6月撤销城东社区管委会,成立滨阳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49年前属冯川镇第一保,后属冯川街政府第六、七、八??,1952年改称“大街选区”。1958年改称“大街管理区”。1971年成立居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区传说因曾有龙从区域内的一山经过,故名龙山。…[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该地位于老县城东门滨阳门的东边,故俗称东门。…[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宫保意指古时一种官衔,宫保地这里指当官的古人所居住的地方。…[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辖区内有名胜古迹圣殿(大成殿),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1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49年前属赤田乡,后属冯田乡。合作化时,由冯田初级社转为冯田高级社。1958年成立冯田大队。1982年成立冯田社区居民委员会。现属冯田开发区。…[详细]
区划代码:~01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驻地沙溪位于沙洲边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冯川镇。新中国成立后属洗沙乡。合作化时,由沙溪等4个初级社合并转为洗沙、园艺两个高级社。1958年组成…[详细]
区划代码:~01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位于县城边上故名城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冯川镇。新中国成立后属洗沙乡。合作化时,由沙溪等4个初级社合并转为洗沙、园艺两个高级社。1958年组成洗…[详细]
区划代码:~01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驻地附近有一文峰宝塔而得名。古代人民为使当地文风、文脉顺达,多出人才,故命名文峰。…[详细]
区划代码:~01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位于南潦河湾曲处的沙溪地片,故名。2013年12月成立,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自然村位于一角落故名。民国年间属冯川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洗沙乡。合作化时,由赤埆等12个初级社合并转为赤埆等3个高级社。1958年设赤埆、南岗…[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村庄建在一大路口故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界竹乡。新中国成立后属赤埆乡。合作化时,由南岗、有利、坳上初级社合并转为有利高级社。1958年设有利大队…[详细]